3月28日:新福建APP报道科学副校长进校园 点亮科学教育新航程

责任编辑: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5-03-28   全文共个字   浏览量:

新闻链接:https://share.fjdaily.com/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1102/3192927.html

“无论出身背景如何,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是成功的关键……”3月26日,一场点燃中小学生“科学梦”的科学盛宴,在城厢区东海镇西厝中学精彩上演。刚被聘任为该校科学副校长的莆田学院新工科产业学院副院长陈学军教授,以《相信科学,依靠科学》为题,分享了自己从县中走到高校科研岗位学习工作经历,并以“星光不问赶路人”,勉励同学们珍惜时光,挖掘潜力,勇敢追寻自己的“科学梦”。

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印发的《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南》提出,充分调动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场馆、青少年宫、博物馆、科技企业等力量,确保每所学校至少有1名科学副校长,鼓励并支持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科研院所等单位的科学家、理工科专家担任科学副校长。

莆田学院新工科产业学院由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莆田市人民政府、莆田学院共同发起设立,致力于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拥有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机器人工程等5个专业。该校将依托学校实验室、名师工作室及大学生资源,构建起“科普教育+文化融合+实践探索”科学素养提升体系,深度参与县域中小学科学教育。

当天,来自该校的陈学军教授、省教学名师黄黎红教授、高级工程师陈翔鹏3位专家学者有了新身份,正式被聘任为西厝中学科学副校长。他们将搭建起前沿科学和基础教育之间的桥梁,与学校共同探索更多的科学教育发展路径。

活动现场,黄黎红教授聚焦“教学智能体的构建与应用”,为西厝中学教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资源库、知识库的构建,以及智能体技术在学校课程中的影响与成效。她还通过现场构建数字人教学智能体,演示AI技术在教学资源库建设中的创新应用,指导中学教师掌握智能体课程开发技能。

陈翔鹏则带领大学生技术服务队走进学校机房,开展“科技暖校”设备维护专项行动。面对出现故障的老旧电脑,陈翔鹏现场演示主板检测、系统重装等实操技巧。志愿者们分组进行硬件除尘、网络调试、外设修复,用专业技能赋能中小学科学课程教学平台建设。

“陈教授从县中学生成长为科研工作者的经历令我备受鼓舞,我要像陈教授那样,把县域学子的身份转化为奋斗动力。”在参加完活动后,西厝中学初一学生蔡浩越表示,要争取成为一名合格的科技工作者。

“科学薪火,启航未来。”参与共建启动仪式的莆田学院新工科产业学院副书记林荣表示,该院将依托工科学院专业优势,充分发挥学院师生力量,助力中小学完善科学课程建设,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科技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索欲与创造力,为他们打开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

据悉,下一步,新工科产业学院将组建“大学生科普宣讲团”,定期到西厝中学为学生们进行科普宣讲;在中小学科技节活动中,展示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组织科技获奖大学生团队与中小学生面对面交流;组织中小学生走进高校实验室进行科技研学、参加科技主题冬夏令营公益课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