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新福建APP报道莆田:千年古戏融思政 非遗传承绽新声

责任编辑: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5-03-24   全文共个字   浏览量:

image.png

新闻链接:https://share.fjdaily.com/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1155/3182759.html?isShare=true&advColumnId=1155

近日,莆田学院紫霄校区紫霄音乐厅内,上演了由莆仙戏剧院与莆田学院音乐学院联合演绎的莆仙戏经典剧目《状元与乞丐》。作为中国音像戏曲数字化保护工程的重要项目之一,莆仙戏《状元与乞丐》的演出不仅展现了传统戏曲的独特魅力,也体现了现代科技在非遗保护与传播中的重要作用。该演出既是非遗文化进校园的重要活动,更是莆田学院将课程思政与非遗传承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

微信图片_20250324105050.jpg

《状元与乞丐》讲述了堂兄弟文龙与文凤的命运故事。算命先生预言文龙是“乞丐命”,文凤是“状元命”,但文龙在母亲的严格教育和自身努力下考中状元,文凤则因溺爱和懒惰沦为乞丐。剧中通过“状元”与“乞丐”的命运对比,探讨了勤奋与懒惰、善与恶的人生哲理,引发了观众的深刻思考。

在演出前的采访中,饰演教书先生“李仲书”的国家二级演员林春红从剧目内核出发,剖析了《状元与乞丐》的教育意义:“这部剧通过‘命运与选择’的对比,揭示了‘家教重于天命’的哲理。柳氏教子的严苛与胡氏的溺爱形成鲜明对比,传递了‘读书改变命运’的莆仙精神。”她进一步指出,剧中“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的价值观,不仅是莆仙文化的缩影,更与当代“教育公平”“家风建设”等议题形成共鸣,为现代家庭教育提供了深刻启示。

0d7e6a29-31ee-4241-8d79-82e0547b9c0f.jpg

作为莆田学院莆仙戏特色班的班长,曾义正观剧后感慨万千:“《状元与乞丐》不仅是一场艺术盛宴,更是一堂生动的文化自信课。文龙‘我命由我不由天’逆天改命的坚韧,正是我们这一代传承人的写照。”他提到,特色班通过“非遗+乡村振兴”“潮戏汇友”等实践,让莆仙戏走出校园、融入社会,“正如剧中柳氏打破命运枷锁,我们也在探索传统与现代的平衡,让千年古戏在新时代生生不息。”

为了让更多学生了解莆仙戏,主办方还通过短视频、海报等视觉化手段对演出进行宣传。结合动漫形象“莆小君”设计的宣传海报吸引了大量学生的关注,许多人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演出片段。

1edf60e8-5f24-4741-9d0f-e74cb56e8369.jpg

青年演员俞植(饰演文龙)认为,莆仙戏《状元与乞丐》走进莆田学院,不仅是一场艺术的盛宴,更是一次非遗传承与青春活力的碰撞。通过高校与非遗的结合,莆仙戏这一古老艺术正以崭新的姿态走进年轻人的视野,成为文化自信与创新精神的重要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