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福建日报、新福建APP报道莆田学院“时光小分队”追寻东湖的革命脚步

责任编辑: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4-07-24   全文共个字   浏览量:

屏幕截图 2024-07-24 120322.png

新闻链接:https://fjrb.fjdaily.com/pc/con/202407/24/content_384658.html

QQ截图20240724121030.png

新闻链接:https://share.fjdaily.com/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384658.html?isDigital=true&isShare=true

巍巍青山,绵延不尽。山坞深处,红顶老屋组成小村落。这里是仙游县西苑乡顶东湖村,与永泰县、德化县交界,是革命战争时期福建省委机关的驻地之一。

顶东湖村原名东湖村,2002年,为与仙游县郊尾镇东湖村区别开来,更名为“顶东湖”。近日,莆田学院“时光小分队”来到这里,结合开展“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采集红色故事,汲取红色力量。

“我的父亲、叔叔牺牲后,我就接过了他们的班。”88岁的老党员黄开达介绍,1932年5月,他的父亲黄富庭加入中国共产党,负责东湖一带的交通联络工作。1944年6月,省委机关迁到东湖,当地村民自发上山砍树为部队搭建住所,并提供物资、粮食。在当年亩产量不足200斤的情况下,村民们凑出千斤粮送给党组织。东湖村黄氏族人还将祖屋无偿提供给党组织使用。如今矗立在山腰上的一座两层小土楼,即为中共福建省委旧址所在。

黄富庭和弟弟黄声琴先后于1943年、1947年被捕遇害。叔叔牺牲后,刚满10岁的黄开达成了家中最年长的男性,勇敢地担负起了游击队的联络工作。1956年5月,黄开达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如今已光荣在党68年。

2022年3月,莆田学院一群大学生在专业实践课中接触到了闽中革命故事与见证者,他们深受触动,决定尽可能多地保留革命前辈珍贵的口述史料。很快,以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同学为主要班底,首批15名跨学科的志愿者组成了莆田学院“时光小分队”实践调研团。他们依托高校特色与学科优势,通过“追光行动”创新红色记忆保护传承模式,抢救与传播中国革命口述史料,全媒体宣传老区乡村振兴发展成就,数字化保存党史资料和老区振兴故事。

两年多来,团队吸引了200多名志愿者深入32个老区村,系统记录了36位革命“五老”的红色记忆,形成了约20万字文字、200余小时视频、7000余张图像的图文影像资料。该项目在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业实践计划项目立项。

“我们通过深入革命老区,寻访红色人物,传播红色故事,整理制作图片资料及视频影片,更好地弘扬闽中革命精神,以激励年轻一代,汲取奋进力量、厚植爱国情怀。”带队教师、莆田学院文传学院新闻系副教授阮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