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链接:http://www.fj.chinanews.com.cn/news/2023/2023-07-12/528313.html
中新网福建新闻7月12日电 (谢君怡 刘莹莹 刘嘉欣)7月,由莆田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体育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组成的莆田学院“木兰寻脉”社会实践队以“品味人文木兰,传承非遗根脉”为主题,通过拜访非遗手艺人、学习非遗技艺、品尝非遗美食等多种形式,感受莆田非遗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莆田是非遗资源大市,拥有1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10项国家级、63项省级、330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有11名国家级、81名省级、520名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左手往上翻,右手配合左手,擦往上翻,手部胳膊的线条要柔软一些,整体才能自然顺畅……”7月8日,在涵江灵显祖庙,车鼓非遗传承人陈芳拿着镲锣鼓,手把手指导莆田学院“木兰寻脉”实践队的成员们学习车鼓艺术。“车鼓”于2009年5月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涵江特有的民间打击乐,其鼓阵布列有序、气势磅礴、矫健刚劲、热情奔放。莆田民俗中,每年腊月二十四打锣击鼓,预示来年生活更热火,“车鼓”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随后,实践队还聆听了“十音八乐”,感受老一辈手艺人的宝贵精神。爱好者陈绍良表示,十音八乐源远流长,“老有所乐”是志之所趋,满腔热爱让他坚守多年。他希望年轻的群体能够学习传承十音八乐这一莆仙传统曲艺文化,让这一佳话流传下去。
依山背海的莆田,有着将创造美食与手工技艺相结合的智慧。非遗美食燕皮扁食、白粿等依循本地风土的街头吃食,带着历史记忆和地理特征,拼凑出莆田人被山海塑造的饮食文化与生活习惯。实践队拜访了燕皮扁食传承人方培清,通过拍摄短视频与采访的方式,记录下燕皮扁食的制作过程,了解到其起源和历史,制作工艺。方培清表示,纯手工的燕皮扁食,不仅是地方美食的延续,更是家乡人心中浓浓的乡愁。
“吃白粿到白沙……”这是涵江山区人们的顺口溜。涵江白沙戴氏白粿因做法独特、口味纯正而久负盛名,其制作工艺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变革之中,除了碾制条这一道工序用机器代替人工外,泡、碾、压、印等多道工序至今仍保留古法手工技艺。
当天,实践队成员还前往白沙镇广山村了解蓑衣的历史与构成,体验了蓑衣的制作过程。蓑衣的样式看起来简单,实际上有领口、披肩、前裙等多个部位,不同部位的编织手法都不一样。妇联负责人范仙花向实践队成员们介绍道,编织蓑衣的第一步是制作棕线,将棕叶在钉耙上反复用力拉扯,把扯下来的絮状物揉搓成线,再用脚细的棕线碾成棕绳,这样才能有足够的强度来进行编织;做蓑衣最重要的是领口,将几十张棕叶反复折叠后用棕线缝制塑形不仅需要很大的力气,也非常考验眼力,一不小心就会扎到手;其他部位也都是靠棕线,将棕树皮一针一线缝制在一起;纯手工缝制一件蓑衣至少需要用掉上百片棕树皮。
“蓑衣传承百年,历史悠久,具有深远意义,为了让它不失传,我们积极创新蓑衣形式,推出文创小蓑衣,吸引广大青年来到广山村研学,为蓑衣注入年轻的新鲜力量。”在广山村,实践队成员还聆听了蓑衣第四代传承人柯玉科与蓑衣结缘的点点滴滴,深入感受蓑衣的生命力。
最后,实践队的成员们在范仙花的带领下,了解到郑樵的个人经历和文学贡献,“诗书传家”的历史,以及郑樵治学的三个阶段。实践队成员们在参观郑樵故里广业书院中深刻感受到郑樵文化“求学、创新、勤学、奉献”的精神内核。
相聚于木兰溪畔,“木兰寻脉”实践队从涵江车鼓、十音八乐、燕皮扁食、戴氏白粿、蓑衣、郑樵故里中体会一代代非遗传承人的坚守,感叹留下的宝贵财富,探寻莆田非遗的技术创新。实践队以致敬传统文化的开放心态去推广非遗,促进其创新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争做时代非遗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