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东南网报道莆田学院学子实践进乡村

责任编辑: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3-07-04   全文共个字   浏览量:

image.png

新闻链接:http://pt.fjsen.com/xw/2023-07/05/content_31354661.htm

东南网莆田7月5日讯(通讯员 陈梦龙 文/图)千古木兰溪,百里江山图,贯穿整个莆仙大地的母亲河见证了一座城市在党的领导下的沧桑巨变。7月2日上午,莆田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土木工程学、体育学院前往莆田市涵江区白塘镇南埕村,开展“谱写木兰新篇章,弘扬生态新风尚”主题走访调研活动,了解木兰溪流域乡村的发展情况。

走进南埕村,志愿者们入户访谈,与当地村民进行亲切对话,共同了解木兰溪的发展史以及它给予乡村发展带来的变化。“我们主要通过农业获得主要收入,因为政府长期以来对木兰溪的治理,村内的稻田以及植被才能得以灌溉,我们的农作物才能丰收。”村民说道。同时,村民们运用自身的传统技术把水稻进行编织加工制作成“贡元”后进行售卖,这一项技术能大大减轻家庭负担,同时也是乡村经济发展的手段之一。

木兰溪的生态治理,不仅为南埕村的流域生产生活提供了丰富的水源支持,村内的绿色文化建设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当年的水患之河,如今成了莆田人的生态河、幸福河。

通过走访,实践队发现南埕村家家户户的门口都摆放着绿色盆栽,并打理得井井有条,村民的环保绿色理念、质朴淳厚的民风与昂扬的精神面貌,让美丽乡村更加宜居宜业。

“曾经的南埕村风景并不是这么的美好。”包村干部陈志杰说,经过一代又一代人接续治理,久久为功,让南埕村发展了起来,同时,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让整个南埕村连接成一个球,可以直观通过软件来分析村内的各个建设,真正做到科技兴农,实干为农,为乡村建设提供了巨大的助力。

“清流水木兰陂,千载流传颂美诗”。此次走访调研活动使实践队员进一步了解了真正明白了久久为功,造福为民的意义。同学们纷纷表示,作为新一代青年,将以青春之名,担负时代之责,为木兰溪生态环境奉献出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