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学院新闻网讯 4月30日,2025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莆田学院副校长程德华带队参会,计算机学院副院长陈学军教授等成员随行。峰会期间,程德华一行对接中国科学院院士、计算机软件与理论领域泰斗林惠民展开专题座谈,福建省科协国际联络部(院士办)副部长纪港华出席交流。双方围绕软件并发计算、医疗智能体研发、学科战略布局及莆田学院“申博更名”目标等议题深入探讨,林惠民结合自身研究成果为学校发展提供前瞻性指导。

图为座谈交流现场。
林惠民:引领软件理论革新,赋能人工智能技术落地
林惠民是我国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旗帜性学者,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计算机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致力于并发计算理论、形式化验证及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其设计并实现了通用进程代数验证工具PAM/VPAM,对这类工具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发展了“符号互模拟”理论,解决了传统并发计算模型对大量实际应用不能有效模拟的问题,为在计算机上对通信并发进程进行推理和验证提供了理论依据。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等荣誉。
聚焦前沿议题,共话产学研融合发展
座谈会上,林惠民率先分享了团队在软件并发计算领域的最新进展,并详细介绍了他在进程代数的验证工具、消息传送进程的语义理论和π-演算的公理化等方向进展及应用,以及在并发程序的形式语义学及形式化方法研究进展。针对我校计算机学科建设,他建议:“软件并发计算是数字基础设施的‘隐形引擎’,需强化校企联合实验室建设,将理论突破转化为产业场景解决方案。”
程德华详细介绍了莆田学院发展情况:学校现有13个硕士点,涵盖电子信息、数学、机械等重点学科,正全力推进2029年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申报工作,并锚定“更名大学”目标,构建“工医占优势,文管显特色”的综合性学科体系。他表示,学校以“数字福建”战略为契机,依托现有工信部创新平台、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医学研究中心等省部级平台,重点培育医工等交叉学科方向。程德华表示:“期待林院士团队在关键技术攻关、高层次人才引育方面给予支持”。
院士精准建言,助力突破“申博”瓶颈。
围绕莆田学院 “申博更名” 目标,林惠民就学科建设及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布点关键指标提出建设性意见,为学校明确发展方向,助力突破申博关键瓶颈。
纪港华表示,将推动院士工作站与莆田学院深度对接,在项目申报、成果转化等领域提供政策支持。陈学军从学科专业建设角度出发,希望与林惠民院士团队共建“并发计算联合实验室”及科研课题对接,赋能区域数字经济核心技术创新。
座谈会尾声,程德华诚挚邀请林惠民院士莅临莆田学院指导学科建设,并为师生开展前沿技术讲座。林院士表示:“莆田学院的工医交叉特色与数字中国战略高度契合,将全力支持学校数字化探索及申博更名工作。”
(林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