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学院新闻网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凝聚民族团结力量,推动各民族学子交往交流交融,近期,我校结合校园实际情况,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要主题,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让民族团结意识和爱党爱国情怀,深深耕植于我校师生心中。
一场仪式掀热潮
3月12日,莆田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月”启动仪式在紫霄校区红色驿站举行,全面掀起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热潮。活动以“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为主题,通过文化展示、互动体验等形式,引导各民族学子深化民族团结意识。
一堂党课强基础
各学院以民族团结为主题开展系列党课,深入剖析民族团结对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发展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重要性。党课借助丰富详实的案例与数据,生动描绘了我国各民族在悠久历史长河中,通过持续不断地交往、交流与交融,所铸就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多元一体大格局。

图为工艺美术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上党课

图为音乐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上党课
一场班会筑防线
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深刻内涵”这一核心议题,各学院的辅导员围绕“如何进一步提升全民的民族认同和凝聚力”“当代大学生如何加深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理解与情感共鸣”“如何有效防范分裂思想的侵扰与渗透”等议题,展开主题班会,教育引导全体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主动构建心理防线,坚决抵制一切极端和分裂思想的侵蚀与破坏,携手构筑捍卫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思想防线。

图为护理学院召开班会

图为基础医学院召开班会
一组创作启心智
民族特色手抄报大赛、民族井盖绘画、特色民俗体验等等,各学院通过组织同学们开展一系列民族文化创作活动,进一步传播各民族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图为各民族学子正在进行绘画创作
工艺美术学院大学生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给社区井盖披上具有民族特色的“新妆”,点亮了社区学习生活氛围。同学们在一笔一画中,加深了对各民族风土人情的认识,播撒了文明和民族团结的种子。

图为各民族学子制作油纸伞
油纸伞,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的雨具,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它不仅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与传播学院组织各民族的学生,现场体验DIY油纸伞,在手作中感受油纸伞独特的艺术魅力。同学们一边创作,一边分享各民族特色文化,进一步加深了对民族文化的理解。
共植团结新绿
3月9日,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精心策划了一场以“绿意融情,共筑同心科技林”为主题的植树活动。活动汇聚了21名来自不同民族的师生,大家亲手栽种树苗,传播绿意和希望。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栽种的树苗——“莆佳”枇杷,乃是环生学院枇杷产业振兴团队历经心血,通过杂交技术精心选育出的枇杷新品种。该品种已在2024年9月荣获植物新品种权,彰显了团队在科研创新方面的卓越成果。

图为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学生植树现场
同享初心感悟
本次系列活动中,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民族文化系列分享会同样异彩纷呈。来自五湖四海、不同少数民族的同学们齐聚一堂,他们热情洋溢地分享着各自民族的历史文化渊源、传统习俗以及节日风情,生动展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交融共生的一面。

图为哈尼族学生讲述民族文化

图为基础医学院座谈会现场
一台艺演传情
3月29日,我校师生们齐聚“畲族民族风情园”,参加由中共荔城区委统战部、中共西天尾镇委员会、西天尾镇人民政府、共青团莆田学院委员会主办,荔城区国安办、渭阳社区承办,主题为“同心共筑中华梦,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活动,用欢声笑语谱写了一场民族团结的华美乐章。活动中,我校师生积极发挥特长,通过参加风情集市、进行音乐汇演等形式,让中华文化的多彩魅力在春日暖阳下绚丽绽放。

图为竹竿舞表演

图为音乐学院学学子合奏民乐《盛世国乐》

图为篝火晚会现场
下一阶段,我校将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工作主线,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越开越绚烂。
(学生工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