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蓝图里的榫卯哲学——土木工程学院开展博士社区职业规划深耕行动

责任编辑:   发布者:土木工程学院新闻部 何秉文   发布时间:2025-03-22   全文共个字   浏览量:

莆田学院新闻网讯 当千年榫卯智慧与现代职业规划相遇,一场关于成长与契合的对话悄然展开。3月21日,土木工程学院李学峰博士与土木223班尤雅馨同学以榫卯哲学为引,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职业规划指导,在传统建造智慧与现代职业发展的碰撞中,探索人才培养的“精准咬合”之道。

图为李学峰博士与学生交谈。土木工程学院供图.JPG

图为李学峰博士与学生交谈。土木工程学院供图

榫卯启思——在对话中寻找契合点

“职业规划如同榫卯结构,既要有扎实的‘榫头',也要找到适配的‘眼'。”李学峰以古建筑中的榫卯工艺为喻,引导学生思考个人能力与行业需求的匹配关系。面对学生提出的“专业竞争力提升”“行业方向选择”等困惑,他通过分析近三年毕业生就业数据,将智能建造、工程咨询等细分领域比作不同的“卯眼”,帮助尤雅馨梳理课程成绩、实践经历构成的“能力榫头”,寻找最佳契合路径。

匠心琢玉——五维榫卯成长体系

针对尤雅馨的个性化困惑,李学峰提出“传统工艺现代化”解题思路。将职业规划拆解为“材(专业技能)、作(实践能力)、式(创新思维)、功(职业素养)、契(行业认知)”五大榫卯模块。针对尤雅馨的个性化需求,李雪峰帮其共同制定《职业能力提升计划书》,明确6个月内完成装配式建筑实训、参与实习等阶段性目标。

精神传承——毫米精度里的职业哲学

“古匠人制榫讲究‘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职业发展同样需要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李学峰分享梁思成测绘古建时“为1毫米误差反复校验”的典故,强调职业素养培育的严谨性。他将古建测绘手稿与现代工程图纸并置展示,诠释“守正创新”的职业发展观。尤雅馨在交流后感慨:“老师把榫卯的‘严丝合缝'转化为职业规划的‘精准施策’,让我看到传统智慧的现实力量。”

土木工程学院将榫卯哲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师生结对-动态评估-资源对接”的闭环体系,助力学生实现能力与岗位的精准匹配。以匠心磨榫头,凭慧眼识卯眼,这种跨越时空的育人智慧,正为新一代土木人的职业发展筑基架梁。

(土木工程学院新闻部 何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