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金融学院关工委组织观看《福建教育五老说》第129期暨特别节目

责任编辑:   发布者:莆田学院数学与金融学院关工委莆田学院数学与金融学院关工委莆田学院数学与金融学院关工委   发布时间:2025-03-18   全文共个字   浏览量:

莆田学院新闻网讯 3月16日,莆田学院数学与金融学院关工委组织全体学生观看《福建教育五老说》第129期暨特别节目:“读懂中国-教育强国 奋斗有我”主题活动省级优秀获奖作品成果展(第三期),旨在通过观看系列视频,厚植学生家国情怀,进一步激励青年学子勤学奋进、担当作为。

本系列视频,以生动的画面、感人的故事和详实的数据,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一批矢志不渝的教育传承者与时代先锋,以多元实践路径诠释教育使命的生动故事。观看结束后,学院学子受益匪浅,纷纷有感而发:

24级学生房怡冰谈到,老教师们将一生奉献给教育一线,在艰苦的教学条件下,即便教材匮乏、设施简陋,仅靠一根粉笔、一块黑板,也从未放弃对教育质量的追求。他们凭借扎实专业知识与独特教学方法,培育出无数优秀人才,这种对教育初心的坚守,时刻提醒教育工作者牢记育人使命。

24级学生陈拓仰称,《福建教育五老说》如同一扇窗,让他领略到历经岁月沉淀的智慧与精神。节目里,“五老”凭借丰富阅历与深沉情感,为观众带来了宝贵的精神盛宴。他们讲述的故事涵盖福建各个发展阶段,有在艰苦条件下开山辟路、发展实业,助力福建经济崛起的;有致力于守护闽南语、提线木偶戏等本土文化瑰宝的;还有在教育一线默默耕耘,培育一代又一代学子的。这些故事都彰显出坚韧不拔、爱乡爱国、无私奉献的品质。

22级学生黄鑫宇同学分享到:“这部作品生动地展现了中国教育在不同阶段的发展历程,从过去的简陋教室、匮乏资源,到如今的现代化校园、先进设备,从单一的应试教育模式,到如今注重素质教育、个性化培养的多元教育体系,这一路的变迁是无数教育工作者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结果。那些在偏远山区坚守岗位的乡村教师,让我尤为动容。他们面对艰苦的环境,没有丝毫退缩,而是用爱心和耐心去呵护每一个孩子。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教育的初心和使命,是中国教育的脊梁。”

24级学生郑燕清表示:“那些从黄土里长出的汉字,带着青铜器上的斑驳锈迹,在甲骨裂纹里倔强地延伸出文明的根脉。当镜头掠过敦煌莫高窟的经卷、掠过岳麓书院的门楣、掠过西南联大泥墙上的弹孔,我突然触摸到教育最本质的温度——那是文明火种在时空里的永恒接力,是亿万人用知识在历史长河里搭建的桥梁。教育工作者像古老的摆渡人,在传统与现代的激流中,用粉笔作桨,将整个民族划向辽阔的深蓝。”

(莆田学院数学与金融学院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