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学习强国平台刊登我校学生黄娇娇文章《无限享用生命——读〈悉达多〉》

责任编辑: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3-12-25   全文共个字   浏览量:

新闻链接:https://www.xuexi.cn/local/normalTemplate.html?itemId=10945866921342430755

“认真活过的每一刻都是生命的意义。”这句简介吸引我翻开书页,读罢,忽觉心底某处豁然开朗,锐利光明。

《悉达多》一书中的人物不多,求索不止的悉达多、友人乔文达、圣人乔达摩、追名逐利的商人和沉陷欲求的情人、大隐隐于市的渡船夫、轮回似相同境遇的父亲和儿子。这些人,不过是悉达多不同人生认知阶段的映射。他的心路历程诉诸黑塞笔端,从小到老,从寻觅到安宁。结局可以说是开放性的,也就是不了了之。悉达多最终只是渡船夫,依旧作陪川流不息的大河。重要的是求索中的他如何化悲情为欣喜,转决绝为自在,如何面对生而为人绕不过的坎,降伏其心,证悟涅槃。其中也不乏餍足享乐、困顿怀疑的时刻。悉达多并没有一如既往苦修苦行,也曾痛饮令人迟钝、迷失的美酒,享用无尽香料甜食,深深坠入俗世成为愚人。那时,曾在他心底呼啸的圣音,遥远而微弱地低语着,他却藏起了思考和斋戒。

生活的悖论就是这样,我们沉浸其中,无法忍受却又愉快相处。耽溺于其中与拒绝耽溺都是一瞬间的决定,它们并不是背道相驰的孤立状态,而是纠缠在一起偶有界线隔开的联系体。也许某一天惊觉此刻生活状态的自己应被昔日之我唾弃,却久久无法抽身,等待的是某刻疼痛的恍悟。

如果将不同阶段的悉达多幻化放在同一时空,我们就可以知道什么是包容。正如书中所述,“一切罪孽都承载宽赦,所有孩童身上都栖息着老人,所有新生儿身上都栖息亡者,所有将死之人都孕育永恒的生命。”晴日里的河水,明镜般河面包纳万物,当它流动时,常流常新,却又永在此处。永恒的辩证命题也许会将我们引入架空自我的虚无。但当我们怀有此念的时候,便可理解为何世间的每一瞬皆为完满。河流没有无用的河道,途经一切都是为了最终的奥义一一到达。人生同样没有败笔,笔笔皆有嘉义。

于我而言,并不完全认同世界是苦涩的,生活即是折磨。这更多是将这个世界与自我所期待的、塑造的圆满世界比照了,而没有真正接受这个世界,爱它,属于它。悉达多日夜倾听不懈奔流的河水,感悟包容万物的慈悲,感悟处在发展之中的每一瞬当下。黑塞认为,这艰难无比。只因知识可以分享,智慧无法分享,需要我们躬身入局,去发现去体验,这是唯一法门。

钱财可以承袭,智慧却不能。大多数人像一片片落叶在空中飘浮、颤抖,最终无奈委顿于地,但少数人恰如沿着既定轨道运动的星辰,无常之风吹不倒他们,他们内心有既定的路程。每一个代际都藏有这样的黑马,能够打破神性的沟壑。人为世界立法,也为时间设轨,也许时间同地球的经纬般并不真实存在。过去不可得,未来不可得,可得的是珍惜当下命运,谛听慈悲之河,时时更新,不断超越。让每一瞬间皆为圆满。

所谓书评,其实谬论。悉达多与乔达摩争辩时提到,可以思考和言说的是片面、局部的。伟大不在法义和思想中,伟大在无数的命运中,同时也在慈悲的大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