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新福建APP报道莆田学院大学生下乡推普支教 陪伴洋留守儿童过"七彩假期"

责任编辑: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3-07-01   全文共个字   浏览量:

a2d2d690b81af904bc76d7852367e7c.jpg

新闻链接:https://share.fjdaily.com/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1156/1942377.html?isShare=true&advColumnId=1156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6月30日讯(记者 陈盛钟 通讯员 王彦菲 周鑫涛)“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30日上午,位于莆田涵江区江口镇海星村的童心港湾活动室传出阵阵悠扬的歌声。莆田学院管理学院下乡支教的大学生们,正带着海星村的50名“洋留守儿童”倾情传唱红歌。

海星村是莆田著名的侨乡,全村有海外侨胞和台港澳同胞超过4000人。许多村民长年在国外,留下孩子在乡下由老人带。村里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有117人,其中“洋留守儿童”占八成以上。这些“洋留守儿童”普遍存在普通话基础薄弱等情况,他们无法流利地使用普通话进行沟通交流,语言的障碍使得他们很难有效地进行文字阅读与读写能力提升。

暑假来临之际,莆田学院管理学院团委、立德书院、莆田学院“布谷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与涵江区团委一起走进海星村,开展“暖心推普支教,点亮童心梦想”七彩假期夏令营,为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带来一次意义非凡的体验。

“国旗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尊严,五星红旗的红色是由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鲜血染成的……”在爱国教育课堂上,大学生志愿者孙明娴讲授《共和国的旗帜》课程,为孩子们介绍国旗、党旗、团旗、队旗的历史和含义,引导他们坚定理想信念,热爱祖国,珍惜时光、发奋图强。

“今天的课程很有意义,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共和国旗帜的知识,谢谢大学生哥哥姐姐给我们带来了这么精彩的课程。”小学生蔡若雨说。

“推普支教是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用普通话传播知识,传授学习方法,同时也传递爱心和温暖。”大学生志愿者赵旭洋表示,自己将一如既往地用实际行动传递爱心,传播知识,为“洋留守儿童”提供源源不断的普通话学习帮扶和精神激励,让青春绽放在祖国需要的地方。

“七彩假期”是由共青团中央联合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实施的青年志愿者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项目,是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关爱服务团的重点项目。

莆田学院管理学院团委书记曾丽青介绍,日前,莆田学院“布谷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入选团中央2023年“七彩假期”志愿服务示范团队,以及教育部2023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团队。该团队依托学科专业优势,将“七彩假期”志愿服务精品课程与普通话推广相融合,精心打磨红歌传唱、经典诵读、趣味识字、绕口令、多彩非遗传承等10门趣味性课程,带领“洋留守儿童”巩固普通话发音知识,体验普通话的“形美”“韵美”和“音美”,为农村“洋留守儿童”的暑假增添新的乐趣和色彩,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快乐而难忘的“七彩假期”。

暑期推普支教是莆田学院管理学院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生动缩影。莆田学院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朱秀兰表示,作为莆田学院管理学院的青年志愿服务品牌,“布谷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不断加大社会实践特色品牌团队建设力度,提升实践质量和育人实效,扩大示范引领作用,引领更多的青年学子走进乡土中国,发挥所学所长,参与社会治理,关心关爱农村“洋留守儿童”等少年儿童群体,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新时代青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