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福建高校思政网报道莆田学院:以“三学”促“三力”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责任编辑:张亮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3-03-06   全文共个字   浏览量:

image.png

新闻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dY-Vxg5acFImtgfH1dtPaA

编者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福建省教育系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2022年11月,省委教育工委成立福建省教育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并举办了启动仪式,各地各校迅速行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宣传贯彻活动。为加强典型宣传,特开设专栏,集中宣传展示各地各高校的做法实践和精神风貌。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以来,莆田学院党委始终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准确把握核心要义,通过建强队伍、理清思路、广搭平台等多项举措,广泛掀起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校内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系统规划“学”,宣讲队伍聚合力

一是领导班子精心组织学,带头示范讲。坚持领导干部先学一步、学深一层,以校院两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龙头、发挥各级党组织示范作用,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工作部署,率先开展专题研讨,推动以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党员干部。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校领导干部先后到二级单位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宣讲16次。二是激励团队多种形式学,融入活动讲。集聚福建省教育系统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校党委讲师团、马克思主义学院、“小红团”新时代大学生宣讲团等校内外理论宣讲力量,通过报告会、辅导会、座谈会、知识竞赛、互动游戏等多种形式开展宣讲活动,让党的二十大精神润物无声进入课堂、进入学生社区、进入师生群众,“滴灌”到大家的心田。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学校党的二十大主题宣讲累计宣讲96场次。三是鼓励青年学生主动学,深入基层讲。充分发挥青年理论的先锋力量,组建莆田市新时代大学生理论宣讲团“小红团”,组织集体学习、集体备课,配齐配强理论导师,进二级学院、进社区、进小学、进文明实践站开展系列宣讲,用青年话语使宣讲“活”起来、“鲜”起来、“潮”起来,让理论宣讲更接地气、更受欢迎,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小红团”大学生理论宣讲团积极开展集体备课、校内外巡回宣讲,覆盖师生群众5万余人。

二、把握精神“学”,宣讲更显亲和力

一是聚焦国家战略,打造宣讲高度。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后,宣讲团成员立足自身学科专业、聚焦学校中心工作,为师生阐释中国式现代化、人才强国战略等重大命题,激励师生勇攀科学高峰、践行报国理想,以“大先生”的垂范引领带动广大师生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校院两级领导以上率下,通过党委会、办公会、党政联席会、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等开展专题宣讲,以“头雁效应”激发“群雁活力”。

二是关注学生实际,提升宣讲温度。为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更加深入人心,校领导班子成员纷纷深入分管部门、联系院(系)、基层党支部作报告、讲党课,分享学习体会,深入浅出地为师生系统阐释党的二十大对教育的定位和要求。校宣讲团其他成员深入班级、学生宿舍、学生社团中,在学生社区思政课中融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以青年的朋辈榜样组织宣讲和交流,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青言青语”,让宣讲更有温度。

三是结合理论研究,把握宣讲深度。宣讲团联合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堂,用党的最新理论铸魂育人。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军事等6个教研部先后召开党的二十大精神交流会,以对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深度为着力点,认真研究融入思政课教学与研究,深入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三进”工作。

三、创新方式“学”,扩大宣讲影响力

一是“专家请进来”。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莆田市委书记付朝阳,省委宣讲团成员、福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茂兴,先后到学校专题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等重要内容,与师生进行了分享交流。结合学校升本20周年校庆,邀请中国科学院林圣彩院士到学校开展院士讲坛,引导广大师生潜心求学、认真钻研,以更昂扬的劲头、更饱满的热情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二是“我们走出去”。为深入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校讲师团积极对接当地机关职能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组织宣讲团成员深入机关部门单位、企业、中小学、街道社区、乡镇乡村等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35场次,参与地方电视台录制《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节目,成员们结合身边“小变化”反映时代进步的“大成就”,用邻里的“小故事”折射党的“好政策”,把“书面语”变成“家常话”,教育引导驻地群众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为建设美丽莆田、振兴乡村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三是“大家坐下来”。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宣传主阵地作用,探索构建党的二十大精神“六融入”(教研融合、课堂融合、考试融合、科研融合、社会实践融合、学术融合)机制,与湄洲湾职业技术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进行“1+N”共建,并广泛邀请兄弟院校思政课教师共同参与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理论研讨,助力双方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共同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工作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