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10月31日电 10月30日-11月1日,作为第四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10个平行论坛之一的第五届(2019)国际妈祖文化学术研讨会在福建省莆田湄洲岛举行。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莆田学院、福建省社科研究基地妈祖文化研究中心、福建省妈祖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省高校新型特色智库·莆田学院妈祖文化研究院、福建省妈祖文化研究会、莆田市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莆田市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联合主办。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副所长田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古代史研究所原副所长王震中教授,莆田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吴桂芳,莆田学院党委书记陈柴生,莆田学院副校长宋一然,莆田学院妈祖文化研究院院长姚志平,以及来自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越南等国家,中国台湾地区的大仁科技大学、万能科技大学、开平大学等单位,中国社科院古代史研究所、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西南交通大学、暨南大学、厦门大学、莆田学院等单位的100多名专家学者,福建省妈祖文化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的理事们参加会议,共同研讨妈祖文化与两岸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强世界妈祖文化学术成果交流,促进妈祖学学科的构建和发展。
10月31日上午,第五届(2019年)国际妈祖文化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举行。开幕式由莆田学院副校长宋一然主持。
莆田学院党委书记陈柴生在开幕式上致辞。他简要介绍了莆田学院的概况,以及学校长期以来致力于妈祖文化研究所取得的成效。
据介绍,长期以来,莆田学院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平台建设为依托、以服务社会为宗旨,集中全校力量,协同校外资源,传承和弘扬妈祖文化。学校连续四年开设妈祖文化传播人才培养特色班,与福建师范大学联合培养妈祖文化硕士研究生,培育建设以妈祖文化为研究特色的社会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先后获批成为福建省社科研究基地、福建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省高校新型智库。承担了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在内的10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40多项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出版整理了50多部学术著作和资料汇编,发表了200多篇相关学术论文。建设了目前国内独有的、最大的妈祖文化研究数据库。《莆田学院学报》创办妈祖文化特色专栏,创办了对外交流刊物《妈祖文化研究》,在妈祖文化研究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
今年是妈祖信俗列入世界非遗十周年,莆田学院在妈祖文化“科学化、理论化、学科化、时代化”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获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项,获福建省社科基地重大项目5项,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出版了《妈祖民俗体育文化及产业化研究》《妈祖文化跨语境传播的话语模式建构》《文化妈祖研究》等专著,发表学术论文53篇,研究报告《借鉴台湾经验推动妈祖文化与乡村治理融合发展》《关于发挥妈祖文化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的建议》得到省领导批示。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需要,全面开展对外、对台妈祖文化学术交流与合作,7月在沈阳举办“妈祖文化与‘一带一路’建设”学术研讨会,9月首次在台湾举办“海峡两岸妈祖文化与地域发展”研讨会,进一步凝聚了海内外专家学者在妈祖文化学术研究方面的力量,拓展了海峡两岸妈祖文化交流的新渠道。今后,将继续发挥区位优势和人文优势,早日把莆田学院建设成世界妈祖文化研究中心。
自2015年以来,莆田学院已连续主办了四届国际妈祖文化学术研讨会,取得了丰硕成果,产生了良好的学术影响,有力促进了妈祖文化研究传承工作。为进一步加强世界妈祖文化学术交流,发挥妈祖文化的积极作用,服务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莆田学院举办第五届国际妈祖文化学术研讨会。
本次大会征集论文89篇,10月31日上午开幕式后,海内外学者先后作主旨发言,围绕“妈祖文化与两岸融合发展”这一主题,就“妈祖文化综论”“海外妈祖文化传播研究”“中国区域妈祖文化研究”“妈祖文化与文学艺术研究”“妈祖信俗与创意产业研究”“妈祖文化与哲学宗教关系”“妈祖文献史料发掘与研究”等议题作交流探讨。(陈永杭朱秀兰)
新闻链接:https://m.haiwainet.cn/middle/3544260/2019/1031/content_31655948_1.html
责任编辑:阙丽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