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福建日报APP报道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推行医务社工志愿新模式

责任编辑:庄艺璇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0-07-04   全文共个字   浏览量:

福建日报App—新福建 7月3日讯(记者 陈盛钟 通讯员 严俊腾 黄筱军 文/图)如今,“健康”的含义再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更来自心理上的完好状态。谁来给病患们“疗心”呢?医院里,有一个叫医务社工的群体在默默努力着。3日下午,莆田学院附属医院举行“首问满意,我在行动”和“医务志愿者及兼职医务社工活动”启动仪式,标志着该院在改善医疗服务方面又迈出了新的步伐。

活动现场邀请了南方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原副院长史瑞芬教授作《基于提升就医获得感的医患沟通》的专题讲座。史瑞芬教授为医务人员现场解读了首问负责、有效应答技巧、沟通深层思考、如何提升就医获得感等问题。其后,进行了医务志愿者及兼职医务社工授章和授旗仪式 。

医务社工是医务社会工作者的简称,指在医院和医疗卫生机构中为患者提供心理关怀、社会服务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为患者提供“非医学诊断和非临床治疗”。由医务工作人员充当志愿者的,则被称为医务志愿者。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明确提出在医疗机构建立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制度的要求,并将此纳入改善医疗服务的考核指标。

“医务社工让患者在住院治疗的日子里,生活不再枯燥,内心不再忐忑,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彰显了医院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医务社工部专职社工柯丽凡介绍说,医院的兼职医务社工主要从事的工作有:协助介入临床工作;参与医患之间的沟通与投诉化解,预防和减少纠纷;发现流程存在问题,提出流程改造;帮助患者进行心理和健康评估,开展健康教育等。医务志愿者的工作包括:患者床边走访,就诊服务现场督察,引导就医,接受问询,秩序维护等志愿服务。

目前,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有190名医务志愿者。此次启动仪式后,该院将招募至少60名兼职医务社工,通过开展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医务志愿和兼职医务社工服务管理水平,从而更好地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造福更多患者。对于医务志愿者及兼职医务社工,将在年度考核、个人荣誉、评优评先等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据了解,为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莆田学院附属医院部署开展了2020年“首问满意,我在行动”专题活动,践行“纠风一直在行动”理念,营造“人人参与、人人监督”氛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医务部主任林丹华表示,人文关怀是医院“致力打造有温度、高品质的综合性现代化医院”的着眼点,希望通过“医生治病、社工疗心、志愿服务”这种联动服务模式,帮助患者实现“疾病与心灵”共同康复的目标,有利于改善就医体验,缓解医患之间的关系,让医疗服务更有温度。

新闻链接:http://img.fjdaily.com/data/org/?from=singlemessage#/detail/176/3801625623151616_gov_3801625623151616

责任编辑:庄艺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