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号:中国青年网报道莆田学院学子三下乡,助力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阙丽君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1-08-03   全文共个字   浏览量:

中国青年网云霄8月2日电(通讯员 吴勇镇 沈慧男)7月21日至23日,莆田学院新工科产业学院“槐青”实践队与云霄县七彩虹志愿服务队联合组建了赴秋瑾故居、向东渠纪念馆、内洞村的实践团,后又独立深入云霄县电商文创园、棪树村调研枇杷产业,开展直播推介当地枇杷衍产品,录制乡村宣传片等活动,实践队由莆田学院新工科产业学院团委副书记王莹莹、辅导员张瑶担任带队教师。

实践队以“寻革命故事续红色基因,研产业发展助乡村振兴”为主题,开展学习与调研,深耕在新时代乡村建设的“云霄经验”,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优秀范例。

寻根革命故事,发掘红色基因。

7月21日,实践队在云霄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教育服务站同云霄县七彩虹志愿服务队交流学习,加强志愿服务理念,夯实实践行动基础。上午,实践团来到秋瑾故居和紫阳书院,了解秋瑾同志的生平事迹和革命奋斗史。听完陈列馆讲解员介绍后,队员胡雅静表示:“秋瑾就义已经100多年,世事沧桑,当今中国已不再是血与火的革命斗争年代,但秋瑾的精神,依然具有跨时代意义,作为新时代的一员,我们必当学习传承好秋瑾精神,时刻准备为祖国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午,实践团顶着烈日,来到云霄县向东渠精神教育纪念馆,深入学习了解上世纪70年代云霄东山人民“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拓荒创业精神,回顾“没有粮食自己带,工具钝了自己锻,畚箕破了自己补,没有炸药用铁锹锄头挖,没有拖拉机就用板车拉……”的向东渠建设峥嵘岁月,发扬和秉承创新创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战天斗地、艰苦卓绝的革命创业精神。

传承红色精神,助力乡村建设。

7月21日下午,实践团来到革命老区和平乡内洞村进行参观调研与开展志愿服务。据悉,解放前内洞村曾经是驻防在乌山的闽南地委机关连接外界的重要枢纽和交通要道,至今仍保留着许多红色遗址,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红色旅游资源。实践团围绕前期确定的调研主题,前往内洞村红军古道、乡村土楼及乐岛休闲山庄进行了一手资料收集和实地调研,针对如何把红色旅游资源跟当地的经济发展挂钩及如何借助当地生态资源优势,打造特色产业集群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与此同时,实践团也分组向村里的留守儿童、青年等群体开展讲革命传统故事、赠送红色书籍,传授汤姆立克救急法、创伤包扎、防溺水、防震逃生等应急救护知识,为内洞村留守老人开展上门入户送关怀及公益摄影活动,争当宣讲使者、爱心妈妈、知心姐姐、孝顺孩子等角色,在学习、心理、生活等各方面提供暖心关怀服务,助力乡村建设。

调研枇杷产业,探索乡村振兴。

7月22日,实践队来到棪树村参观调研,考察了棪树枇杷生态观光园、网红廊桥、漳州地标馆云霄枇杷驿站并与棪树村第一书记开展座谈。棪树村位于国家级红色经典景区乌山脚下,与内洞村隔山相连,近年来,棪树村以枇杷为主要产业,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不断拓展生态产品的附加值,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有效转化,先后被评为福建省特色景观旅游名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等称号,但受限于地理位置及周边配套设施不完善,许多资源并未被充分利用转化。实践队为进一步了解其乡村产业,抱定躬耕践行的决心,用脚步丈量国情,当天上午,在院团委副书记王莹莹的带头下,21名莆院师生集体扎进枇杷园,以手工拔草、人工浇灌、零距离接触,切实感受枇杷树管理养护过程。随后,实践队来到棪树明煌枇杷合作社,向当地农民请教枇杷膏、枇杷蜜等枇杷衍产品的制作方法,并采访了解当地村民对家乡建设的直观感受。调研过程中,实践队成员通过走访观察,对实地风貌、当地产业进行深刻而细致的了解。一致认为:棪树村目前的文农旅产业规模稳步增长,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也逐步完善,实践队也将在接下来的实践过程中再接再厉,争取从大学生的视角结合所调研到的内容,交出一份有思考有内容的调研答卷。

开展直播活动,推介乡村旅游。

“OMG !快看这些“小金丸” 也太可爱了吧!“金丸”呢,其实是枇杷的别称!那你们知道枇杷的功效吗?”“止渴解暑、降气化痰、清肺胃热” “还有美容养颜!!”“我们家枇杷膏都是纯手工熬制,真的很不错呢!!”7月23日,实践队受棪树村妇联主席、网红主播“枇杷姐姐”吴素华邀请来到“棪树枇杷文创市集/云霄枇杷驿站”开展枇杷衍产品暨棪树村乡村旅游推介活动,实践队利用抖音直播,向网友介绍棪树村当地枇杷种植历史、旅游景点以及枇杷膏、枇杷蜜饯、枇杷棒棒糖、枇杷面包等枇杷系列产品的制作工艺和功效、口感,邀请抖音网友到棪树村旅游观光。在一小时的直播过程中,实践队直播间共计收到3万余次点赞量,获得51位粉丝关注。直播结束,团队又通过无人机、摄像机多机位多角度采集视频,全方位展示实践队实践过程、村民劳作过程、枇杷膏采访制作流程、以及棪树村自然人文景观,通过抖音、视频号等媒体发布宣传,引起不少网友围观讨论,帮助该村进一步扩大知名度,有效推动了当地枇杷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在本次赴云霄县的三下乡实践活动中,莆田学院新工科槐青实践队队员认真学习传承云霄县的红色精神,以深入的态度和究底的精神开展志愿服务及系列调研,躬身于田野,亲身于基层,瞄准产业升级,助推乡村振兴。(编辑杨博涵)

新闻链接:https://xiaoyuan.cycnet.com.cn/s?uid=2652382&app_version=1.3.0&sid=886581&time=1627961972&signature=rVMYqRmZGljQD8pAPB3aDMKkdT3XZg1Xy9O06evWJwbxoN5KLz&sign=5a0dcec04026129d13fd9a736877f0ef#

责任编辑:阙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