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近日,莆田学院紫霄校区渭湖畔传来了阵阵鼓声。湖面上,一艘龙舟气势恢宏地划出岸边。一群身穿黑色运动服的浆手们以整齐的动作奋力划桨,击鼓声、喊号声不绝于耳,所到之处溅起阵阵浪花。原来这是莆田学院2022年福建省大学生龙舟锦标赛的备战现场,也是下学期即将开展的龙舟体育特色课程备课现场。
激情与速度,他们渴望成为真水手
穿救生服、拿船桨、上船……每周二、周四和周末是莆田学院龙舟队所有队员固定的下水训练时间,擂鼓声和龙舟队员们铿锵有力的加油声充溢着整个渭湖。
黝黑的皮肤,满手的老茧,这些都是龙舟队员用青春打造的美丽勋章。“学校开展龙舟队体能测试,我觉得传统运动很有趣,既能学习到新的技能,又能提升身体力量,所以就报名了。”队员翁艳青说,参加后自己很快就喜欢上龙舟这项中国传统体育运动。她的生活,变成了一边学习一边进行龙舟训练。一天六七小时的集训是常态,有的时候顶着烈日,在湖面上一划就是几公里;有的时候下雨天,汗水和雨水融为一体。面对艰苦的训练,大家乐在其中。
“能参加比赛,为校争光,很骄傲。训练要花很多时间,强度也不小,只有坚持下来的‘水手’才是强者。这不仅关乎速度与耐力,更考验互助与团结。”队长张育良说,每次水上的实战演练,所有的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像按下了青春“加速键”,体验了一把速度与激情。
“五育并举”,当好教学护航人
“舵手注意控制方向!”“喊声响亮一点,拿出气势!”“女生这边继续练,再来十组……”教练孙德灼站在湖边,一边向湖里正在实战训练的男队呐喊,一边指导湖畔边进行划桨动作训练的女队。“每位运动员需要在湖岸学习入桨、划水、出水等技术要领后,才能登上龙舟,到湖中实践训练。”孙德灼介绍道。
学校将传统龙舟纳入大学体育课堂,充分发挥“五育并举”的体育专业特色。“特色体育课程的开设使得龙舟等传统活动常态化训练成为可能。这不仅让大家学会一项技能,更重要的是传承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勇于挑战的体育精神。”孙德灼将德育内涵巧妙地融入教学活动各个环节,借由身体训练、落实德育教育、磨炼坚强意志,培养“龙舟精神”。学生在身体素质、运动能力显著提高的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投入、有目标追求,让“龙舟精神”通过身体体验“走脑入心”。
党建带团建,体育成为学生“能量补给站”
龙舟队伍,钢铁铸就。早在2014年,莆田学院2011级闽台体育专业学子组成“嘉药莆田学院队”,在台南市龙舟锦标赛上大放异彩,一路过关斩将获得亚军,此后龙舟精神延续至今。
为有源头活水来!莆田学院龙舟队荣誉的取得,也是学校“党建带团建”的成果。“党建带团建”,核心在“党”,根本在“建”,关键在“带”人。通过“党建+比赛项目”强队伍、搭舞台、开路径,充分挖有理想、勤奋斗、能“授之以渔”的学生党员,充分发挥朋辈教育作用,调动团员、群众自主性和积极性,实现团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龙舟队队长张育良是一名预备党员,他说:“在培养新队员的过程中,我传递的不仅仅是划龙舟的技巧,更是能吃苦、敢担当、肯奋斗的优秀品质。”
学校充分发挥体育强体铸魂作用,聚焦“体育课堂、体育文化、特色体育、体育竞赛”四个抓手,让体育成为思政“加油站”。在一个个比赛项目中,在一个个训练场地中,弘扬中华体育精神,让体育成为助力学生成长的“能量补给站”。
新闻链接:多彩校园 | 莆田学院:龙舟竞渡正青春! (xuexi.cn)
责任编辑:张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