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新福建APP报道我校田间微课堂,让党课走"新"更走心

责任编辑:张亮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2-06-25   全文共个字   浏览量:

新闻链接:新福建 (fjdaily.com)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6月25日讯(记者 沈琳 通讯员 黄鑫 华慧琳)6月24日,莆田学院外国语学院“同心结”社会实践队,走进涵江区萩芦镇南下村,开展“青春逐梦南下村,童心共筑中国梦”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15名实践队成员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少数民族团结、助农帮农、电信诈骗等主题开展社会实践。

在田埂间,莆田学院外国语学院团委副书记陈成焰结合南下村发展实际为志愿者们开展党史微课堂。在聊到乡村振兴和村里变化时,南下村党支部委员汤宁竖起了大拇指,“现在景美了、 路宽了、乡风文明了,村民收入也多了,这一切都是咱们党的功劳。”

曾经,南下村是贫困村。在脱贫攻坚中,该村党支部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筹资300万元发展田园风光综合体旅游项目,打造“美丽乡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清理路旁水沟,拆除危旧房旱厕,修建文化广场、休息凉亭,拓宽进村主干道、架设路灯,盘活山水泉资源、向上争取项目、整合扶持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村容村貌整体改善,用乡村旅游打通了贫困村的致富路。

随后,社会实践队通过开展游戏、绘画、舞蹈、音乐、朗诵等多种形式的课堂带领南下村小朋友学习党的历史知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进基层。同时走访小朋友的家长,同小朋友家长谈心交流,为小朋友制定党史学习方案和学习计划。当天,实践队成员还走进田间地头帮农民干农活、为村民宣传防诈骗知识等一系列活动,增强群众识毒、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

莆田学院外国语学院第五党支部同学廖思敏说,希望此次把“三下乡”实践收获变成今后学习和实践的动力,在做中学,学中做,提炼升华学习实践成果,真正履行好一个青年志愿者应尽的义务。

责任编辑: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