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文章报道我校教师郑若宜先进事迹

责任编辑:张亮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2-09-25   全文共个字   浏览量:

“我是来自台湾的莆田人。”莆田学院的台湾籍教师郑若宜经常这样介绍自己。为了帮父亲完成建设家乡、服务家乡的遗愿,郑若宜于2004年只身从台湾来到莆田学院任教,这一待就是近20年。2019年,勤勉工作、关爱学生的她还荣获福建省第二届“最美教师”称号。

“这些年来,我真切地感受到同胞们为民族的复兴而拼搏,为创造美好的家园生活努力的坚忍不拔的精神,除了感动,就是自豪!我很幸运,回到莆田,在莆院,与一群优秀的人相处,自己也得到了成长。”回首一路走来,郑若宜说,“我现在能够放心地对天国的父亲说:‘爸爸,我没有丢您的脸,我会尽力做到最好,因为在这里,我有了身为中国人的浩然傲气!’”

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与郑若宜有相似经历的台胞还有许多。有台湾学者因妈祖文化渡海而来,在妈祖的故乡感受到满满的幸福;还有台湾教师嫁入福州,随丈夫扎根平潭岛,在一所小学努力发光发热,希望给当地的孩子带来与众不同的美育体验……

平潭澳前镇中心小学的校史馆里珍藏着一根棒球棒,这是该校数年前参加“共同家园杯”两岸青少年垒球夏季邀请赛时,来自台湾苗栗县的一所小学赛后赠予的,是两所学校缔结友谊的象征。“我们了解到棒球在台湾是一项很流行的运动,就想将这项运动作为学校的一项特色。通过棒球运动,两岸的孩子有更多互动交流的机会,从小培养孩子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精神。”该校校长周斌表示,通过聘请台湾籍专业教练进行梯队化训练,近年来,学校棒球队成绩斐然,参加全国大赛皆名列前茅。

据不完全统计,10年来,福建共邀请1.5万多名台湾师生来闽交流访学,有300多所两岸大中小学缔结姊妹学校。闽台携手打造全学段青年交流平台,海峡两岸大学校长论坛、中小学校长论坛、学前教育论坛等品牌效应不断彰显。3.6万名台湾青年留闽就业创业,300多名台湾乡建乡创人才参与117个村庄项目建设。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望党的十八大以来闽台教育合作交流的累累硕果,林和平满怀憧憬:“我们将进一步探索海峡两岸教育融合发展新路,打造两岸教育融合发展的‘福建样板’,不断谱写‘两岸一家亲’的新时代篇章。”

新闻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2-09/24/content_614387.htm?div=-1

责任编辑: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