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学院新闻网讯 为弘扬“五老”精神,培养青年医学生社会责任感,5月10日,基础医学院于红色驿站举办“五老”精神主题专访活动。本次专访对象为莆田学院附属医院退休医生许凯声,他以“五老”精神为纽带,用自身数十年的行医、教学与创新故事,诠释了何为“退休不褪色”,让在场医学生感受到“银发先锋”的力量。

图为许凯声分享经历。基础医学院 许锦豪 摄
“患”位思考 用基本功提升医疗温度
许凯声深耕针灸领域近四十载,不仅培养出数名活跃在医疗一线的针灸硕士生,更凭借“一种锡纸盐饼灸”技术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在专访中,当问及创新初衷时,他坦言:“传统盐灸存在温度控制难、操作繁琐等问题。这项技术结合了莆田民间疗法与临床经验,旨在让灸疗更安全、更高效。”从医学生到医者,再到导师,许凯声始终强调“基本功与创新并重”。他结合自己年轻时每天练习进针,手上常常磨出血泡的经历,告诉在场医学生:“只有扎实的基本功,才能支撑起创新。”
当谈到行医生涯中难忘的案例,许凯声感慨万分:一位中风后抑郁的老人因家庭矛盾拒绝治疗,他多次上门耐心沟通,最终用针灸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重塑治疗信念。“医患信任的建立,需要医生主动倾听、换位思考。”他分享道。面对复杂的医疗决策,他始终坚持用通俗语言解释治疗方案,尊重患者选择权。

图为许凯声展示笔记本 基础医学院 许锦豪 摄
从临床到讲台 退休不褪色
退休后,许凯声依然坚守临床带教一线,将“规范与创新平衡”的教学理念融入实践。他不仅注重夯实学生专业基础,还结合最新科研成果重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在循证医学框架下探索诊疗新路径。提及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时,他翻开一本密密麻麻的手记感慨道:“从《黄帝内经》到AI辅助诊疗,只有持续学习,才能让传统医术焕发现代生机。”
历经数十载,从临床到讲台,许凯声以银发之躯续写医者使命。他的故事,不仅是对“五老”精神的鲜活注解,更激励着新一代医学生传承薪火、勇攀高峰。下一步,基础医学院将持续关注下一代工作,引导学生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健康中国注入青春动能。

图为现场合照。基础医学院 许锦豪 摄
(基础医学院记者团 许锦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