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学院新闻网讯 7月5日,莆田学院新工科产业学院智引乡村三下乡支教队的志愿者们,为荔城区拱辰西洙小学的学生们带来了一场非遗文化的盛宴,本次支教旨在传承和弘扬我国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天上午,志愿者们为孩子们讲述了莆田传统非遗手工艺油纸灯笼的故事。课堂上,志愿者详细介绍了油纸灯笼的历史起源、制作工艺和寓意,让孩子们对这一传统手艺有了初步的了解与认识。
图为志愿者正在讲课。林雨乐 摄
随后,志愿者们手把手地教孩子们进行油纸灯笼的绘画。先画边框定位、再画花朵增加寓意......志愿者们耐心地指导,孩子们认真地学习,与家长一起合作,一盏富有美好期望的灯笼便初步完成了。
图为孩子与家长一起进行油纸灯笼绘画。林雨乐 摄
图为正在进行油纸灯笼的绘画。林雨乐 摄
为了让灯笼更加牢固且耐用,志愿者们教孩子们进行油纸灯笼绘画的最后一步如何给灯笼刷上桐油。经过桐油的涂抹,灯笼的耐用性能得到提高,可以有效防止灯笼被风吹或雨淋而损坏。
图为孩子们绘画完成的油纸灯笼。林雨乐 摄
完成油纸灯笼的制作后,志愿者为孩子们讲述了中国其他的传统非遗手工艺,让孩子们对非遗有深入的认识与体会。讲述过程中,志愿者们带领孩子们一起将这些非遗手工艺品画到画布上,让孩子们在绘画中感受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
图为孩子们的非遗手工艺品画作。林雨乐 摄
图为智引乡村三下乡支教队与孩子们的合照。林雨乐 摄
此次支教活动,志愿者与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了传统手工艺的魅力,智引乡村支教队的队员们纷纷表示,相信这次非遗兴趣班的开设能够在孩子们的心里种下传统手工艺的种子,让中国的非遗手工艺可以得到弘扬和传承。
(新工科产业学院 李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