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学院新闻网讯 4月30日,工艺美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23级室内设计方向学生在学业导师郑捷的带领下,赴莆田市博物馆开展以“灯具与照明设计”为主题的现场教学。
此次现场教学聚焦灯光设计与文化空间的融合,旨在通过实地调研深化学生对环境设计中光环境营造的理解,同时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照明技术的创新结合。
近年来,莆田市博物馆通过数字化展陈、互动体验设备及馆校合作项目,打造了“智慧型”文化服务新模式。其展厅内“金榜题名”互动装置、“多媒体体验墙”等设施,结合灯光、AR/VR技术,为参观者营造沉浸式文化体验。
现场教学中,师生重点调研了莆田市博物馆的灯光设计,通过实地参观,深入了解灯光明暗变化、色温调节、投射角度等手法,在博物馆各个展区叙事氛围营造中的精妙之处。
以“莆阳千年”为主题的历史展厅,通过丰富的文物陈列与沉浸式展陈设计,生动展现了莆田从商周至今的历史脉络。同学们置身其间,开启了一场“见光不见灯”的文化之旅,细致感受科学的照明方案,对平衡文物保护与视觉体验的作用。郑捷结合现场实例,为学生系统讲解如何通过灯光引导观众视线、塑造空间层次感,解析色温对照明情感表达的影响。
在关于莆仙戏与婚嫁文化的展示中,灯光设计是烘托氛围、传递文化内涵的重要元素,通过巧妙的光影运用,将古老艺术与传统民俗的魅力充分展现。整体灯光以暖黄色为主调,营造出古朴、温馨且庄重的氛围,呼应莆仙戏与婚嫁文化的传统属性,让学生们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古老的莆仙风情之中。郑捷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莆仙戏的历史及婚嫁文化,系统剖析了光环境营造与空间叙事关系,以沉浸式体验,加深学生对灯具与照明设计的理解。
本次现场教学,通过将课堂搬出学校,让同学们置身灯光设计与文化空间融合的具体案例中,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学习感受,有助于提升设计灵感。
(工艺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