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考察走进贵州黔东南|2022级美术专业学子体验非遗传承与民族艺术

责任编辑: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5-04-07   全文共个字   浏览量:

莆田学院新闻网讯 3月24日至31日,工艺美术学院2022级美术学专业油画班、综合绘画班,在班主任陈海威老师、王艺敏老师的带领下,走进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开展了一场以“非遗传承与民族艺术”为主题的艺术考察活动。本次考察通过实地走访、民俗体验与艺术交流等方式,深入挖掘黔东南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为艺术创作积累丰富素材。

同学们首站来到凯里民俗风情园的“绣里淘”集市。这里汇聚了黔东南非遗手工艺的精粹,同学们近距离观摩苗族刺绣、银饰锻造、蜡染及陶器制作,并与非遗传承人深入交流。苗绣的繁复纹样、银饰的錾刻工艺以及古朴的陶艺手法,展现了传统手工艺的匠心独运,为同学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

在两位班主任的带领下,同学们相继探访了被誉为“小上海”的下司古镇、丹寨万达小镇。透过下司古镇的历史悠悠、古朴宁静,以及丹寨万达小镇的非遗融合、多元创新,同学们在新与旧、古与今的文化碰撞中,感悟多元文化的融合以及非遗创新的魅力,为同学们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源泉。

本次艺术考察还重点探访了黔东南的村寨:在“露天民俗博物馆”朗德苗寨,同学们体验了苗族最高迎宾礼仪——十二道拦门酒,现场观赏原生态的铜鼓舞、锦鸡舞等表演。在全球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西江千户苗寨,层层叠叠的吊脚楼群与璀璨灯火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大家纷纷通过摄影、速写等方式,记录这一人文奇观。在最后的“枪手部落”从江县岜沙苗寨,同学们见证了苗族分支岜沙人的独特习俗,感悟原始粗犷的狩猎文化。最后一站,同学们来到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肇兴侗寨。该村寨五座标志性鼓楼与风雨桥共同构成的侗族建筑艺术,让同学们纷纷称奇。在这里还欣赏了侗族大歌表演,无指挥、无伴奏的多声部合唱如清泉流淌,大家纷纷感叹:“这是最纯粹的声音遗产,是值得用艺术永恒记录的文化瑰宝。”

此次黔东南艺术考察,让同学们走出课堂,亲身感受传统工艺以及非遗、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极大丰富了创作素材,开拓了艺术眼界。同学们纷纷表示,未来将以画笔记录民族文化,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探索艺术的新表达,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工艺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