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学院新闻网讯 3月15日,正值第43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为提升大学生反诈防骗能力,增强消费维权意识,3月13日—15日,莆田学院基础医学院开展“3·15”金融消保反诈系列活动。
勇当反诈先锋,传播防骗声音。3月13日,医学生们走进龙桥派出所社区警务工作站,与社区民警进行沉浸式“反诈骗对话”。黄浦耕警官以“刷单返现诈骗”“游戏账号交易陷阱”等消费领域典型诈骗案例作为教材,揭示骗子如何利用大学生的心理弱点进行诈骗。活动过程,医学生们化身“反诈先锋”,向社区居民发放《金融消保反诈手册》200余份,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普及“三不一多”原则,推动反诈知识从校园向家庭、社会延伸。

图为黄浦耕警官向莆院师生科普反诈案例。


图为莆院“反诈先锋”志愿者向社区居民宣传反诈知识。
警银携手入校,织密金融防护网。城厢公安分局携手建行莆田分行深入校园进行“精准科普”。民警黄警官以“校园高发诈骗图谱”为切入点,结合“AI换脸”“游戏账号交易”等新型电诈案例,深入剖析“刷单返利”“征信修复”等诈骗话术套路,用真实数据警示同学们“不轻信、不转账”。建行莆田分行消保专员蔡宏则聚焦“金融反诈必修课”,详细讲解“两卡”犯罪的危害,并向同学们传授个人信息保护技巧。在“反诈快问快答”环节,同学们通过抢答赢取定制反诈周边,在游戏中进一步提升反诈防骗能力。


观看维权影片,呼吁理性消费。为进一步增强学生消费维权意识,3月15日,学院精心组织医学生集体观看奥斯卡影片《永不妥协》。影片中女主角以坚韧毅力对抗巨头企业侵害的历程,启发同学们对“维权意识与公民责任”的深入思考。观影后,学生代表临床233班张焱杰宣读《理性消费倡议书》,呼吁全校师生“成为明智的消费者,积极参与反欺诈行动”。大家纷纷表示,要将所学的反诈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不仅要做到防骗识骗,还要积极向家人、朋友宣传反诈知识,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消费环境。

图为同学们在观影。

图为志愿者在校内宣传金融消保知识。

图为活动合影。
此次一系列活动,由基础医学院发展型资助育人品牌项目组和基础医学院团委主办,莆田学院基础医学院第五党支部、学园北区社区11#功能型党支部协办。
(基础医学院 陈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