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闽人要籍,莆地遗珍”抢救、保护与传承---莆田学院学子深入莆仙子部谱录的科技思想探源

责任编辑: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4-08-19   全文共个字   浏览量:

莆田学院新闻网讯 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重要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莆田学院“闽人要籍”科技思想传习社会实践队前往子部谱录类闽人要籍著作者故里、文化研究会及地方志办公室等地开展实践调研,通过对《茶录》《荔枝谱》《通志》等莆地遗珍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技艺哲学思想的搜集与整理,探寻古籍与历史人物的科技文化精髓与当代价值,传承激发地方历史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实践队由校青马工程学员组成,校团委副书记林超、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柯力、校团委组织与宣传部副部长张瑶带队指导。

图为实践队收集子部谱录的照片集。

“央道松,夹道松,问谁载之?我蔡公。”在蔡襄文化园的深度探访中,实践队员们仿佛穿越回北宋,近距离探寻蔡襄在《茶录》《荔枝谱》撰写以及百里植松、兴修水利等方面的卓越贡献。通过一幅幅珍贵图像和详实史料,蔡襄的智慧与勇气跃然眼前。“他是政治改革的先锋,更在水利工程、农业技术改进等方面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柯力在蔡襄文化研究馆中为大家讲解中说道。

“蔡襄作为一位为民好官......对现代治国理政及莆田人民终身学习、服务社会的精神产生深远启示。”队员们全神贯注地聆听蔡氏后人讲解,细致观察、严谨记录、热烈交流。实践队队员们通过系统性访谈、蔡氏后人口述史的细致整理等多种方式深度领悟蔡襄的智慧与精神内核,共同深化对蔡襄文化的认知。

图为实践团队在蔡襄故里访谈蔡氏后人。

周瑛、黄仲昭《兴化府志》卷之五十三“工纪二·水利志上”中提到“木兰陂,莆中陂此为最大,凡三易址而始成功。今备考之,以尽本末。”木兰陂以其独特的构造和卓越的功能,见证莆田乃至中国南方农业灌溉的辉煌历史,入选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其稳固的结构、多元的功能,历经千年风雨仍发挥作用,正是对蔡襄科技文化“务实创新、利国利民”理念的生动诠释。

莆田学院“闽人要籍”科技思想传习社会实践队沿着陂堤漫步,感受着每一块千斤重石所承载的厚重与坚韧,仿佛能听到古代劳动人民在建造时的号子声。校团委理论宣讲团团长在木兰溪畔为居民们开展以“莆仙传统文化+科技”为主题的宣讲,使大家能够深刻理解木兰陂作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价值以及蔡襄科技文化在推动地方乃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图为实践团在木兰陂沿岸为居民们开展宣讲。

《通志》是一部综合历史史料而成的通史兼专史,在体例延用了固有的体例,同时也有所创新。二十略也是《通志》全书的精华,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梁启超曾评价:“仅《二十略》,固自足以不朽。”郑樵在《通志》中提倡治史要坚持“会通”即“天下之理,不可以不会;古今之道,不可以不通。会通之义,大矣哉。”他注重将读书与生活联系起来,积极探析读书治学之道;注重实践,以实践促经验,力求“实学”;主张要利用实物去印证书本的知识,郑樵这种科学思想和方法,对后人的学术影响和史学影响巨大。

通过聆听夹漈草堂负责人余剑明先生的讲述,队员们深层次地了解郑樵的一生及其在文化领域的杰出贡献。“希望可以借助你们青年的智慧与力量,携手将郑樵文化的深厚底蕴推向新高度,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不朽桥梁,共同书写文化传承的新篇章。”余剑明说道。

图为郑樵故里负责人向实践队介绍郑樵在文化、科技领域的贡献。

岁月悠悠,古籍不朽。莆田学院“闽人要籍”科技思想传习社会实践队聚焦闽人要籍,考察轶事典故实地,收集整理传统技艺与科技思想,学习莆田先贤对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朴素知识体系,研究其与莆仙文化的关系,探讨现代价值,传承科学精神,传播莆仙非遗文化。“此次深入调研,我体悟到传承文化之责重于泰山,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以传承之名,探寻古人智慧的奥秘,将莆田丰富的闽人典籍文化瑰宝,以更加辉煌璀璨的姿态,呈现给世人,让这份历史的记忆在时代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莆田学院“闽人要籍”科技思想传习社会实践队队长林汇在实践总结交流会上说道。

图为实践队合照。

(龚翁歆 张曼玲 林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