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学院第十九届主持人大赛圆满落幕

责任编辑: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3-11-27   全文共个字   浏览量:

图为莆田学院第十九届主持人大赛现场。校融媒体中心记者林淑婷 摄

图为现场评委老师观看比赛。校融媒体中心记者林淑婷 摄

图为刘小汀模拟主持现场。校融媒体中心见习记者刘洋 摄

图为童瑾才艺展示环节现场。 校融媒体中心见习记者张璐瑶 摄

图为林泽楷才艺展示现场。校融媒体见习记者张璐瑶 摄

图为周怀勤老师现场点评。校融媒体见习记者张璐瑶 摄

图为莆田学院第十九届主持人大赛金话筒颁奖现场。 陈浩扬 摄

图为莆田学院第十九届主持人大赛银话筒颁奖现场。 陈浩扬 摄

图为莆田学院第十九届主持人大赛铜话筒颁奖现场。 陈浩扬 摄。

莆田学院新闻网讯11月24日晚,由我校党委宣传部主办,校融媒体中心、莆田学院艺起飞翔辅导员工作室承办的“声随心动,传蕴不息”第十九届主持人大赛决赛于紫霄音乐厅完美落幕。

莆田广播电视中心融媒体部主任、一级播音员何莉莉,莆田市广播电视台电视播音组副组长、一级播音员周怀勤,莆田市公安局政治部宣传处副处长蒋鹏珊,莆田市广播电视台主持人、《阳光九点》栏目主播李文宇,莆田学院工会办公室主任、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员李国贞老师担任评委。各二级学院师生代表观看比赛。

大赛历时一个半月,经过初赛、复赛激烈的角逐,共有12名选手突出重围,成功进入决赛。本次大赛设莆田学院校级奖项——“莆田学院第十九届主持人大赛”,奖项共设有金、银、铜话筒各一名,最佳人气奖一名,优秀主持人奖六名。

据悉,本次比赛分为“自我介绍”“模拟主持”“才艺展示”“巅峰对决”四个环节。开场是自我介绍环节,选手们需在一分钟的时间内向观众介绍自己,并展现自己的个人特点。在模拟主持环节,来自数学与金融学院的5号选手兰琦带来的主题为《礼俗相伴 薪火相传》,她将莆田民俗文化娓娓道来。8号选手刘小汀以足迹为题,带领观众追随侨乡同胞的足迹,品味莆院的“大义”侨乡文化味.

随后,才艺展示环节将比赛推向了新的高潮。来自基础教育学院的选手洪敏敏表演的配音《Do You Want to Build a Snowman》引起观众阵阵惊叹;外国语学院的选手黄婧以朗诵《只此青绿》和舞蹈《水墨画》抓住观众眼球;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的选手林泽楷用歌舞表演的《初恋》以及文化与传播学院的陈艳别具一格的走秀表演和舞蹈《Nxde》,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现场掌声不断。

经过前三轮激烈的比拼,排名前五的选手刘小汀、兰琦、陈艳、黄婧和曾义正进入最后的巅峰对决,即选手们在两分钟内进行即兴评述。选手陈艳选择的词语是“文化”“传承”“发展”,她以自身曾参加辩论赛的经典论题“文化应当重视传承还是发展”切入主题,围绕中华文明泱泱五千年文化,阐明了文化传承与文化发展不可分割的关系;选手刘小汀选择的词语是“共享”“奋斗”“准备”,她借自己模拟主持的主题“足迹”入手,以共享为切入点承上启下,紧扣莆田地方文化,从“共享”个人愿望到莆院发展机遇,表达了作为莆院新一代青年,应共享学习和生活经验,共享美好明天,为精彩明天而努力奋斗,为美好未来做足准备,不断迎接挑战,迈向时代新征程。最终,选手刘小汀荣获莆田学院第十九届主持人大赛金话筒奖。

四个环节结束后,评委老师周怀勤对选手们进行综合点评并提出指导意见。

经过最终统分,来自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的选手刘小汀荣获“金话筒”,文化与传播学院的选手陈艳荣获“银话筒”,数学与金融学院的兰琦荣获“铜话筒”,同时,陈艳获得最佳人气奖,其他六名选手被授予“优秀主持人奖”。随后进入颁奖环节,现场嘉宾为获奖选手颁奖。

(校融媒体中心记者 林淑婷见习记者张璐瑶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