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节约我先行——莆田学院学生每天打卡节约技巧响应世界勤俭日

责任编辑:张亮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1-11-01   全文共个字   浏览量:

莆田学院新闻网讯 10月31日是世界勤俭日。“勤俭”历来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传家宝,从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到10月31日的世界勤俭日期间,莆田学院学生工作处在大本校学生中掀起一场有关“节约小技巧”的打卡活动,为期16天的活动时间里,同学们可以每天打卡分享节约的小技巧,截止30日,该活动的浏览量已达1.4万次了。

“先把鸡蛋壳捣碎,然后在清水中浸泡两小时,用得到的水洗衣服可以达到洗衣粉的效果……”

“把冰淇淋木棍收集起来,制作成相框,放上喜欢的照片……”

“不用的空瓶子和口罩可以做简易的吸尘器……”

在打卡活动中,单单一个用过的口罩,通过简单加工改造,既可以用来当吸尘器,又可以用来做除异味的香袋,还能用来做头绳,或者做晴天娃娃,甚至有人拿来做鞋垫,实现多种用途的再次利用。

诸如此类,莆田学院大学生们有关节约的创意还有很多,可谓是眼花缭乱。

莆田学院学生处学生发展教育科科长林荣介绍,莆田学院每年10月都会开展一些活动倡导勤俭节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作为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我们对粮食安全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举办这次活动,也是要在大学生中倡导俭用万物的更加绿色、环保、健康的生活理念,为中国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贡献属于我们大学生的一份力量。”林荣说道。

“节约小技巧”的打卡活动受到了大学生的欢迎同学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响应现代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半个月来,2020级财务管理学子刘紫菱陆陆续续跟大家分享了自己的一些节约小技巧,有些小技巧做出来的东西挺实用的,比如奶茶杯子可以留着当笔筒用,有些虽然不太实用,但可以当装饰品,“每天做这个蛮好玩的,还有一点小成就感,感觉像梦回小学的手工课。”刘紫菱开心地说道。

数学与金融学院的郑燕诗参加活动的初衷是想通过分享自己的节约小技巧,也能跟别人学习到更多的小技巧,“看到大家天花乱坠的打卡,感觉挺好玩的,不过要坚持半个月真的需要毅力和灵感。坚持必胜,希望自己能够拿到打卡后的奖状。”

世界勤俭日最早是在1924年举办的第一届国际储蓄银行大会上提出,最终于2006年确立,旨在号召人们勤俭节约以共同应对资源危机,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与传播学院 潘宛鹏 郭文舒)

责任编辑: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