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传播学院学子走进老区深挖口述史料,记录革命故事

责任编辑:张亮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2-05-16   全文共个字   浏览量:

图为同学们正在参观澳东村的红色文化。 阮榕 摄

图为同学们正在听老游击队员陈铁英讲述红色往事。 阮榕 摄

莆田学院新闻网讯 5月15日,在涵江区白沙镇澳东村,莆田学院大学生“携手革命‘五老’,追寻红色记忆”公益项目暨“走进老区看新貌——莆田市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图片拍摄”活动启动。莆田市政协原副主席、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常务副会长梁国章出席,并宣布活动正式启动。

活动上,市老促会副会长宋颖说,莆田革命斗争历史早、影响范围广、延续时间长、付出牺牲大,赢得闽中“红旗不倒”的赞誉。莆田现有健在革命“五老”(老地下党员、老游击队员、老接头户、老交通员、老苏维埃干部)52人,大都已90多岁,且还在逐渐减少,需要组织青年力量及时记录下那段难忘的革命时光,并补充整理党史资料。

澳东村是莆田闽中革命“红色精神”的发源地,是莆田第一批农村党支部、第一支工农红军游击队的创立点,红色资源丰富,现有红军207团陈列馆、下茹山储粮库旧址、澳柄宫、澳柄桥等红色革命旧址,是全国第三批红色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

“身边的红色资源,是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最生动的教材。我们这个项目的实施,得到了莆田市老促会和莆田学院团委的大力支持。”文化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项目导师阮榕介绍,为此,学校组建“时光小分队”,成员将和青年志愿者一道,从澳东村出发,走进全市50个老区村,与县区、管委会老促会、民政(老区办)等联动,围绕新村新貌、特色产业、革命遗址修缮保护利用等特色、亮点,进行实地实景拍摄,通过线上线下全媒体传播、宣讲的方式,全情全面推介宣传莆田老区乡村振兴发展成就,讲好莆田老区故事。

莆田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新闻系学生、“时光小分队”队长梁菲菲说,“携手革命‘五老’,追寻红色记忆”公益项目由学院老师指导,联合学校新闻学、广告学、会计学和公共事业管理学的15名大一、大二学生参与,希望能以同学们的热忱和激情,号召更多青年人,投身这片红色革命热土,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为振兴闽中革命老区贡献一份青春力量。

启动仪式结束后,与会嘉宾和“时光小分队”一行来到澳东村的老游击队员陈铁英家中进行慰问,聆听其红色峥嵘故事。随后,“时光小分队”成员又在澳东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许新华的带领下重走红军路,感受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

活动由莆田市民政局(老区办)、市老促会、莆田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主办,旨在通过穿针引线、牵线搭桥,引导和促成广大青年大学生走向乡村、走进老区,和革命“五老”面对面畅谈,近距离交流,共同追寻红色足迹,追忆光荣岁月,聆听红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

(福建日报记者 沈琳 文化与传播学院 郑晓丽 蔡佳欣)

责任编辑: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