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论坛现场。校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硕 摄
莆田学院新闻网讯 8月12日上午,由中国光学学会和北京光学学会主办,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莆田学院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福建省物理学会联合承办的第13届全国光学青年学术论坛在莆田开幕。

图为李福山讲话。陈岭 摄

图为刘运全致辞。陈岭 摄

图为谢国林致辞。陈岭 摄

图为郭文忠致辞。陈岭 摄

图为李文芳致辞。陈岭 摄
开幕式由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副院长李福山主持。中国光学学会副理事长刘运全、莆田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谢国林、福州大学副校长郭文忠、莆田学院副院长李文芳依次在会上致辞。
复旦大学田传山教授、南京大学张利剑教授、复旦大学石磊教授、福州大学郑仕标教授受邀在主论坛作大会报告。

图为田传山作报告。校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硕 摄
田传山在题为《面向追踪界面能量转移微观路径的非线性光谱学方法》的报告中,讲述了非线性光谱学及太赫兹谱学在解析界面微观结构和化学反应过程的应用 ,重点介绍了界面非线性光谱学的原位探测和调控方法以及悬浮石墨烯界面结果的分层解析 。

图为张利剑作报告。校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硕 摄
张利剑作了题为《光学量子精密测量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挑战》报告,介绍了量子测量中噪声的抑制手段。以光学系统的量子精密测量为例,介绍了量子干涉、弱检测、量子成像、动态信号方面的研究进展,列举了多参数,动态信号等,需要定制实用化的测量方案等量子测量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图为石磊作报告。校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硕 摄
石磊在《光子晶体动量空间中的偏振场与奇点:光场调控的新手段》报告中讲述了光子晶体动量空间中的偏振场中动量空间旋转奇电与Berry相位和连续中束缚态的联系,以及动量空间中光学奇点调控,光场波前涡旋相位调控和偏振依赖的光束横向位移等方面的应用 。

图为郑仕标作报告。校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硕 摄
郑仕标在《Bosonic-encoding-based quantum error correction and implementations in circuit QED systems》报告中分享了QED的研究背景及传统编码方案的最新实验进展,介绍一种利用单个玻色子模式的大希尔伯特空间来实现QEC的替代策略 ,在电路QED架构中使用离散变量编码量子位击败盈亏平衡点工作。

图为论坛现场。陈岭 摄
据悉,本次论坛为期两天,安排了主论坛大会报告4个、分会场报告27个及口头报告和张贴报告共计78个。自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 200 余位光学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分别围绕“围绕非线性光学与介观光学”“量子光学与光场调控”“微纳光学与器件应用”“光通信与光传感”“能源光电子学”“固体发光与显示技术”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交流。
(校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