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郑燕萍教授漫谈“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校报见习记者 黄福权摄
莆田学院新闻网讯 11月9日晚,中文系郑燕萍教授在文正楼西梯开设《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讲座,该讲座为“杨梅山学术论坛”第七讲。
“骨灰级、灰色技能、半糖夫妻、偶晕倒,今天是偶与那PLMM别离的日子,偶还能说什么呢?PLMM,3166……”当大屏幕亮起,这些很少,甚至是未曾听闻却又妙趣横生的字眼立刻吸引了现场师生的眼球。“知道这些词句的意思吗?”郑燕萍一发问,举座哗然,大家七嘴八舌地揣测、交流着,现场气氛活跃。
有趣的开场过后,讲座进入正题。郑燕萍将以上这些词句列入新词新语,并介绍了它们的含义和来源,随后引出新词语的发展概况,让大家了解了新词新语在汉代、唐宋年间、五四时期、改革开放四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她指出,新词语可分六大类型,如新造词语、旧词新义、借用外来词、借用方言、缩略词和数字词。他还通过近十年来《现代汉语词典》新增词语量的数据揭示了近几年新词新语出现的前所未有的活跃现象。
讲座中,郑燕萍不时抛出一些诸如“秒杀、井喷、跑酷、轻熟女、奔奔族、侃大山……”等诙谐新鲜、耳熟能详的词语进行分析,语言生动有趣又贴近生活,引发学生共鸣,现场笑声不断。郑燕萍随即趁热打铁,继续就新词新语整体面貌的新颖性、词语孳乳的能产性、语表形式的趋简性、总体发展的不平衡性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
讲座结束后,师生进行了进一步的互动交流。郑教授表示,新词新语作为一种流行文化已慢慢地被接受,这在一定程度上亦表明国民开放的心理逐渐走向成熟。(莆田学院报记者 谢秀英 见习记者 黄福权 管理学院通讯社 外语系新闻部 中文系团委新闻部 电信系记者团)
责任编辑:阮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