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自兴教授引讲解电子信息专业的发展方向。
莆田学院报记者 罗建彬 摄
莆田学院新闻网讯 11月16日下午,中南大学博士生导师蔡自新教授受邀莅临我校,在光琼楼东报告厅为电信系师生作了一场题为“从智能科学基础课程建设看电子信息发展方向”的学术讲座。电信系主任李文芳主持讲座。
“以人工智能和认知科学为基础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学科就是智能科学技术学科。”现已72岁高龄的蔡自兴教授一开场便结合自身多年的科学研究,点明了智能科学技术学科的具体含义,并图文并茂地回顾了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历史。接着,蔡自新对智能科学技术课程的作用、现状、发展思路进行分析,并对中南大学智能科学基础教学概况特色和课程教材的建设进行了探讨。
而对于智能科学技术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中的作用,蔡自兴则娓娓道来,他认为,智能科学技术是一门新诞生的学科和专业,不仅反映了信息科学及其交叉学科的最新进展,也是国家对新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与此同时,蔡自兴重点分析了智能科学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在他看来,该课程教学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随后,他便提出了深化改革、双语教学、发展特色等11点智能科学技术建设的发展思路。
在师生们充分了解了智能科学基础课程的基础上,蔡自兴教授引出了电子信息专业的发展方向。他建议同学们除了要加强电子信息专业各学科交叉的基础知识,还需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理论密切结合实际,尽可能往智能化方向靠拢。
在讲座最后的自由问答环节中,同学们纷纷踊跃发言,蔡自新则用专业知识为同学们耐心解。
讲座结束后,09通信工程的崔同学告诉记者:“这次讲座的专业性很强,内容丰富对我们电信系学生的学习以及就业思考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相信电子信息专业的未来会越来越好。”
新闻链接:蔡自兴,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智能机器人学会理事长,中国计算机视觉与智能控制学会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自动化分会理事,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控制理论和应用》、《机器人》、《控制与决策》、《计算技术与自动化》等5家杂志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学科评议组成员等。
1998年,蔡自兴入选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智能系统、人工智能、智能控制、智能机器人研究,是我国智能控制、人工智能、机器人学诸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智能控制的奠基者”。已在国内外出版专著和教材18部,发表论文400多篇。他的一些研究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已成为相关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之一。蔡教授长期从事教学工作,获得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他所主持的《人工智能》课程荣获“2003年度国家精品课程”。(莆田学院报记者 罗建彬 见习记者 高碧清 电信系记者团 中文系团委新闻部 )
责任编辑:李明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