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10年年会召开

责任编辑:阮榕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0-12-29   全文共个字   浏览量:

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10年年会召开现场。陈岭摄

论文评选一等奖获得者。陈岭摄

二等奖获得者。陈岭摄

论文获奖者代表林斌介绍论文写作思路和主要内容。校报记者 刘梦静摄

莆田学院新闻网讯 12月29日上午,我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10年年会在科学楼东报告厅召开。校党建与思政研究会全体理事、获奖论文作者共100多人参加会议。会上,校党委书记、第三届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会长郑才木作了重要讲话,校长余建辉公布了2010年党建与思政工作理论研讨会获奖论文和组织奖的名单。校党委副书记、第三届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副会长黄金森作工作总结报告。会议由校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第三届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理事会副秘书长许民权主持。

黄金森在会上作了题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提升我校党建思政工作新水平”的工作报告。报告主要围绕“大力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 、“充分发挥研究会平台作用,提升党建思政理论研究水平”三个方面回顾了两年来我校党建与思政教育工作,着重阐述了我校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调整和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创新基层党组织工作载体、建立健全党建工作制度、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开展党校的培训工作、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开展理论武装工作、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着力打造研究会工作平台等工作上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黄金森对2011—2012年我校党建与思政教育工作提出六点意见:一、认真落实扎实推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二、加强学风和思想作风建设,切实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教育师生;三、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四、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五、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学生工作水平;六、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维稳工作机制,确保校园安定稳定。

年会还举行了颁奖仪式,校领导为2010年党建与思政工作理论研讨会获奖论文作者和获得组织奖的单位颁奖,叶青春等37人的论文获奖,社科部、管理学院、中文系、医学院4个院系部获组织奖。叶青春、郑立新、林斌、陈玲四位获奖论文作者还分别上台对论文写作思路和主要内容跟全体与会人员进行交流。

论文评委、管理学院院长徐国喜教授对我校2010年党建与思政论文的题材、内容、质量等作了分析和评述。他认为,绝大多数论文作者能紧密联系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实际,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和思政教育的规律、特点和形式,积极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即今年的论文研究范围比较广,初步形成了多方面、多方向、立体化的研究格局;研究内容有一定深度,体现了思想性、学术性、时代性的结合;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把握时代脉搏,有较强的针对性。同时,他也指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

郑才木在会上发表讲话,他说,召开这次年会,对于促进我校党建与思政教育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他代表校党委对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付出辛勤劳动的广大党建与思政教育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郑才木强调,在新的一年里,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要着重围绕以下三点开展:一、服务发展大局。党建与思政理论研究工作要紧密联系学校中心工作,围绕建设和谐校园、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围绕建设有特色、上水平的多科性大学重大课题来开展理论研究工作;二、提升研究水平。希望广大党建与思政工作者坚持立足学校育人工作实际,注重理论创新,在研究成果转化上见实效,努力推出一批高层次的理论成果,使课题研究既有量的支撑,又有质的突破,多争取一些国家级、省部级的项目,实现在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不断增加;三、发挥育人功能。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教书育人的正确导向,做好广大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成才为目的,以真正以服务师生为出发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阮榕 莆田学院报记者 刘梦静 见习记者 叶伦星)

责任编辑:阮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