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河打球吃年饭发红包 留校师生红红火火过大年

责任编辑:阮榕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1-02-02   全文共个字   浏览量:

红红火火的年饭

校领导陈柴生亲自给留校师生发红包。

陈柴生与留校生们举杯欢庆新年。

留校师生参加拔河比赛,好个起劲热闹的年。

赢了还拿奖品,这个年过得真高兴。

以上照片由校报记者马军杰提供

莆田学院新闻网讯 大年三十上午,我校一餐前的篮球场上频频响起炮竹声,和阵阵的加油声,打破了寒假里校园的寂静,由学工处为寒假留校师生特意举办的一场场迎新春拔河比赛和篮球联谊赛正在这里进行,莆田学院的年味因为这团团的人气也变得越来越浓了起来。

在春节到来的前几天,我校已经露出浓浓的年味了,校门口彩旗飘扬,灯笼高挂,“欢度春节”的字样大大地悬挂在文正楼的正中央。到了2月2日农历除夕中午,鞭炮声劈里啪啦地响个不停,除了篮球场上的热闹外,我校第一餐厅里也早已悬挂了红灯笼,垂下了缤纷的彩带,大厅布置上了鲜花,欢乐的歌声唱出了新春的气息。11点整,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陈柴生率领校学工处处长卢耿耿、副处长林炳荣、保卫处负责人及社区辅导员等与170多名留校师生齐聚布置一新的第一餐厅,共进年饭。四名在我校授课的外籍教师也应邀一同共度中国的传统佳节。

给留校师生操办年饭的传统项目,至今已是第十二个年头了,这也是莆院“暖冬工程”的保留节目。陈柴生在午宴上一边给留校学生发放过年红包,一边关切地询问留校同学在学校过年是否开心,有没有给家里打个电话报个平安拜个年,并让同学们捎上他的新年祝福。

来自黑龙江的08级电信系学子唐善龙是首次留校,他对记者说:“今年十一回了一趟家,路途比较远,所以寒假就没准备回去。”能够在大年三十跟众多同学、老师聚在一起共进午餐他感到很高兴。家住莆田本地的07体教的林定出今年也留在学校参加勤工俭学为家庭减轻负担,“中午在学校跟同学一起过,晚上回家里跟家人团圆,这个年过得是最有意义了。”

“第一次在学校过年,学校不但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饭菜,而且给我们发‘压岁钱’,我真的很感动。”来自广西的中文系学子谢燕姿高兴地告诉记者。据悉,16桌年午饭共拨款近3万元,不但每位学生有一百元的红包,每人还有一袋礼品。为了让留校生过个好年,学校提前三天就预付给每一位留校勤工助学的学生400元钱的工资,并发放了除夕的午餐券。另外,为保障寒假期间留校学生的生活以及安全,学校实行了学生集中统一住宿、第一餐厅不间断营业、社区辅导员留守学生公寓和学生一道过年看春晚、吃年饭等一系列措施,今年学生工作处还特别组织了一系列迎新春的活动,不仅有游园活动,还有篮球联谊赛、乒乓球赛、拔河比赛等活动,丰富多彩,又热闹非凡,不仅增添了节日的气息,丰富了留校师生的文体生活,也缓解了留校学生因孤寂而产生的思乡之情。明天大年初一,按照莆田习俗,每位留校师生还会收到学校餐厅送上的一份长寿面。

这些天来,买新衣、购年货、打扮宿舍,留校学生个个忙起了过大年。来自河南的刘延杰同学,已经在学校度过了第三个春节,刚刚在21日福建省第十四届大学生运动会游泳比赛上获得两个季军的他,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和老乡一起搭上回家的列车,所幸在学校找到了一份值班的勤助岗位。“明年实习可能会花费比较大,想赚点钱,为家里减轻点负担”,所以他选择今年继续在学校过春节。“自己买了不少零食,每年都是这样,算是犒劳一下自己吧。”据林炳荣介绍,今年我校为留校生提供了近200个勤工助学岗位,每日25元的补助,共有120多名学生参加了勤工俭学,贫困学生用自己的劳动获得报酬的同时,各方面能力也得到锻炼。放假之前学工处派出专人为寒假返乡过年的学生提前购买火车票近1000张,并拨款25490元127名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返乡路费补助。还举办了“百床棉被送温暖”活动,此活动已连续开展了六年,是我校学工处除了为贫困生减免学费、补助返乡路费、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等项目之外的另一项补助活动。116贫困学生感受到了冬日的温暖。(莆田学院报记者 杨超 学生工作处)

责任编辑:阮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