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施芝元讲解“实验教学管理”

责任编辑:李明锐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1-05-20   全文共个字   浏览量:

施芝元教授对实验教学创新做了详细的阐述。莆田学院报记者 谢滨滨 摄

莆田学院新闻网讯 5月19日下午,一场题为“实验教学管理”讲座在我校光琼科学楼东报告厅开讲,厦门大学施芝元教授担任主讲人,校长助理彭文宇出席讲座,教务处、财务处、资产设备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高教所负责人,各院系正副主任、实验员等相关人员前往聆听。

讲座伊始,施芝元教授提出了他对实验教学的再认识。对于实验教学的特点,他认为实验教学是科学思想、方法、技术相结合的教学过程,实验教学具有直观性、实践性、物质性、技术性、综合性、科学性。实验教学在培养人才过程中作用突出、不可替代,不是可有可无的辅助教学环节,它和理论教学同等重要。他说,实验教学中应有的三大任务: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训练技能;培养品格、提高素质。他还指出了传统实验教学中关于目标、理念、内容、效果、对策的五个问题。

随后,他对实验教学创新做了详细的阐述,他指出,实验教学的创新应从思想观念、实验教学体系科学化等五点进行创新。在思想观念创新中,要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线,并贯穿于实验教学的全过程;树立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统筹协调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两个理念。他还强调,实验教学体系应向分层次、多模块、分段式互相衔接、科学系统的、与理论教学既相互结合又相互独立的方向进行创新。

讲座的最后,他还向大家介绍了我国高校实验教学发展的历史进程、高校实验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厦门大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情况。

讲座结束后,施芝元教授与我校教师就实验教学管理问题深入探讨。施芝元教授一一回答了我校教师提出的关于教学人员配备,实验室开放及安全管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实验基地建设,实验室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问题。他指出,应通过增加资源、开展学科竞赛、鼓励科研立项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以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验基地的建设要有重点,要突出亮点;在实验室文化建设上要规范考核机制,妥善保存学生作品,加强内涵建设等。(莆田学院报记者 谢滨滨 蔡年榕 土建系记者团)

责任编辑:李明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