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党委副书记黄金森在讲话中鼓励师生创作出更多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
莆田市文学院副院长、《莆田文学》编辑部主任、诗人杨雪帆的精彩点评极富诗意
莆田学院新闻网讯 6月12日下午,我校举行第二届文学奖颁奖大会暨第三届文学沙龙。校党委副书记黄金森,宣传部部长朱新华,中文系党支部书记、副主任郑立新,莆田市文学院副院长、《莆田文学》编辑部主任、诗人杨雪帆以及本届文学奖获奖作者等参加了会议。本次文学奖协办方木帆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南夫、公司代表陈雪珠,以及莆田市青年作家康桥、楚鹰、陈言、张旗、黄披星、陈北、麦冬、小谢等应邀参加沙龙。我校文学爱好者现场与莆田市文艺界、新闻界的朋友畅谈文学。
今年是建党90周年,为了回顾和总结党走过的90年的光辉历程,进一步坚定广大师生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信念,并转化为推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的精神动力,3月25日起,校党委宣传部与中文系联合主办第二届“木帆船杯”莆田学院文学奖评选活动。作为我校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这次文学奖征文比赛受到了广泛关注。木帆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继去年赞助我校首届文学奖之后,今年再次出资并鼎力相助;莆田文艺界作家朋友们给予了大力支持;身处莆田这块文化沃土的全校师生更是积极响应热情参与。两个月来,共收到中文系、管理学院、外语系、学生处等各院系、机关教辅单位的140多篇征文作品。作品体裁多样,内容丰富,质量较高。经校内外有关专家评选,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6名。《野酸枣》(小说)获得一等奖;《我的水仙花》(散文)等3件作品获得二等奖;《母亲》(诗歌)等5件作品获得三等奖;《鹿》(小说)等6件作品获得优秀奖。
会上,黄金森及协办方代表等为获奖作者颁奖。协办方代表陈雪珠在会上发了言,真情祝福我校多出人才。获奖作者代表刘欢欢、汤金勇、张晨曦、吴桑桑、吴云等诉说了自己的获奖感言。汉语言文学系教授詹珊以及莆田市文学院副院长、《莆田文学》编辑部主任、诗人杨雪帆对参赛作品作了现场点评。之后,与会领导、嘉宾与学生互动,就创作中的困惑等文学话题畅谈感受。
黄金森在颁奖仪式上说,征文收到的140多篇稿件中,不乏能联系我校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或个人思想实际,抒发真情实感,富有个性特色的原创性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文化春潮的涌动,感受到了莆田文献名邦的深厚底蕴,感受到了校园文学爱好者们旺盛的创作热情。征文活动也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繁荣了文学创作,活跃了校园生活。全校各机关单位、各院系师生积极参与,创作了一批诗歌、散文、随笔、小说,他们通过飞舞的笔尖和激扬的文字来展现我校师生的精神风貌和亮丽风采,丰富了校园文化学习生活,营造了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提供了展示舞台,推出了佳作新人。我校师生文学创作气氛浓厚,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作者,他们笔耕不辍,持之以恒,继承着莆田文献名邦文学创作的传统。这次文学奖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开拓了校园文学的展示空间,进一步激发了师生的文学创作热情,鼓励师生们积极投身文学创作,提高了文学素养,推出了一批优秀的作品和一批文学新人,从而推动了我校良好校园文学氛围的营造和优秀人才的培养。
三、开阔了师生视野,扩大了对外交流。文学奖得到了莆田市企业界、文艺界以及新闻界的支持,为师生们提供了开阔视野、学习交流的机会,锻炼了学生的才干。同时也扩大了学校的影响,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和了解莆田学院,对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以及学校的更好发展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黄金森说,文学反映生活,记录历史,研究心灵,促进和谐,培养人才,是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有效育人载体。第二届“木帆船杯”莆田学院文学奖的成功举办,对全校师生的文学创作是一个肯定,一个鼓励,也是一个鞭策。这次文学奖只是一个新的起点,希望各界朋友继续支持促进我校的文艺工作。全校师生要以此为契机,继续努力,执著追求,创作出更多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为构建和谐校园、繁荣校园文化尽一份力。(朱秀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