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志愿者在火车站帮助新生提行李,指引道路。

志愿者为等待校车的家长和新生送水。

跟车志愿者们在车上为新生和家长们安排位置,归置他们的行李。
以上图片由莆田学院报记者刘春荣提供。

公交车前,各院系迎新志愿者积极迎新生。莆田学院报记者 叶婷婷 摄

我校纠察队人员引导车辆通行。 莆田学院报记者 叶婷婷 摄

志愿者帮助新生注册登记。莆田学院报记者 刘春荣 摄
莆田学院新闻网讯 9月10日,早上七点不到,太阳刚露头不久,本该略显沉寂的校园此时却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行政楼、三路楼、雪津楼前,大大小小的遮阳棚、遮阳伞搭放满地,分别写着“中文系”、“外语系”、“电信系”等院系字样的大本营均已设立完毕,不少人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约七点,第一辆车从中区缓缓驶出,马上有人翘首等待,原来是2011级新生今天正式报到了。
据悉,今年校团委派出16辆新生接待专车接送新生,其中8辆开往汽车站,8辆开往火车站。与此同时,校团委学生会组织了116名志愿者,到两个车站迎接新生。迎新时间从早上7点到晚上18点,持续两天。
汽车站里,10名志愿者们身披授带,热情地为新生及家长提供服务。提行李、倒茶端水,引导新生上车,耐心解答新生的疑问。烈日当空,志愿者们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车站里,到处是他们忙碌的橘红色和浅绿色身影。把新生送上配有空调的学校专车后,就有两位志愿者跟到车上,替新生们放置好行李,并不时介绍莆田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学校的基本情况,提醒大一新生们要到哪个校区下车。
“你好,请问是莆田学院的学生吗?”“请这边走,待会儿会有校车接送你到学校。” 火车站出站口, 14位穿着橙色和浅绿色衣服的校学生会志愿者面带微笑地为陆续到来的新生提行李,指引道路。
10点多,阳光渐强,车站风大,连志愿者们的遮阳棚被吹倒了一次。来自环生系的志愿者吕同学说,他们7点多就一直在这里接待新生,虽然累,但是很高兴为学弟学妹服务。(莆田学院报记者 雷丹 管理学院通讯部 康世琦)
新生报到,校园里热闹非凡。在来来往往的人群和络绎不绝的车辆中,你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画面:一批身穿绿色服装的学生或在校园主要分叉路口站岗,或在校园四处巡逻,或为新生提行李、指路……他们就是“校园卫士”——纠察队。
据悉,为了更好地保证迎新工作的进行,我校特地安排了34名纠察队员担任引导车辆、巡逻、为新生指路和解疑答惑的工作,其中,中区16名,北区和南区各12名。10日清晨,他们早早来到自己的岗位上,开始自己为期两天的迎新工作。
太阳不知疲倦地炙烤着大地,纠察队员们也在不知疲倦地工作着。宣传栏前的通道是车辆通往临时停车点,新生通往宿舍和餐厅的必经之路,尤为拥挤忙碌。在保卫科人员的带领下,“校园卫士”们努力地引导过往车辆,指引新生家长将车开到停车点,维护校园秩序。“不好意思,这边车辆不能通行,请往这边走。”“你是什么专业的?我带你去你们系的大本营。”耐心的言谈中,纠察队员们毫不在意地擦去满脸的汗水。背已湿透,口渴难当,但他们还是有条不紊地工作着。
为最大限度地确保校园安全,“小卫士”们从早上7点到晚上6点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连中午吃饭也是轮流换班。13个小时不停歇的工作,考验着他们的耐力。“我已经大四了,这是最后一次迎接新生。尽管很累,但是很开心,”08规划杨勋笑着说。纠察队员中不乏女生,仅仅两天时间,她们原本白皙的皮肤渐渐变成了古铜色。尽管一脸疲倦,她们还是热情地引导新生家长,解答新生们的疑问。(莆田学院报记者 叶婷婷)
“同学,数学系的吗?”身穿黄色T恤的女生举着写有“数学系”的牌子,从重重人群中挤上前去,期待地看着从新生接待专车上走下的新同学。男生点点头,女生欣喜地马上招呼身边本系的同学,热情地帮助男生提行李,引到大本营办理各样入学手续。
数学系今年将迎来168位新生,为这个大集体注入新鲜血液。为此,数学系对新生接待工作做了精心周密的准备。与往年不同的是,除了在宣传板展示近年来取得的优异考研成果,还专门创办了一份名为“莆数人”的迎新特刊,从“系部简介、学习指导、学生活动、生活指导”四大板块,为新生全面介绍了来到数学系这个大家庭的乐趣。人性化的一站式流程服务,从行李的安放,到宿舍的安排,以及伙食等都进行得井然有序,得到了11级新生和陪同家长的好评。一位11级数本专业的陈同学说,“学长学姐们都很热情,除了帮助我们搬行李,安排宿舍,还带我们参观校园,我们很感动。” 据悉,数学系团委学生会还会在近期举办各种不同类型的迎新特别节目,以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数学系记者团 林子翔)
迎新之日,中区“人多势众“,北区也”不甘示弱“。一大早,管理学院就沉浸在了迎接新生的兴奋和忙碌中。除了细致安排好各车站接待组,在宿舍楼下设立新生咨询处,各专业班级也有不少学生在准备着迎接即将到来的新生。
10日早上7点半,管理学院负责迎接新生的志愿者全部聚集到校门口,体育馆内各人员也已准备好了迎接新生的到来。
随着迎新接待专车的到来,校园里逐渐沸腾起来。新生一下车,就有志愿者立即上前帮忙提行李,带领他们去管理学院的大本营注册,然后引领他们到宿舍安顿。还有人带着报道完的新生前去附近的超市购置生活用品,并陪同新生及其家长一起参观了校园。新生们纷纷对校园环境表示满意,11级会计新生庄田野告诉记者:“在领到录取通知书后,我已经来学校参观了一遍。虽然北区的校园不大,但很漂亮,很有感觉。”(管理学院通讯部 邓烽)
新生入学,各院系三委会组织学生干部积极迎新已是约定俗成。值得称道的是,环生系的四位新生也冒充起“学长”,帮助新同学提行李、逛学校、购买生活用品等等。
9月10日,环生系三委会“大本营”出现了四个陌生的面孔。这四位面容生疏的“学长”和其他人一样,热情周到地接待到来的新生,行动熟练自然。环生系11级应用化学的辅导员助理黄志良告诉记者,这四位分别叫做王博、刘志慧、付亮、吴海成的“学长”,其实是我校环生系应用化学专业的11级新生。其中吴海成、付亮来自内蒙古,王博、刘志慧来自吉林,因为同属北方,环生系学生会主席陈学锋干脆送给这四位新生一个称号:“北方四人组”。
“‘北方四人组’这个称呼挺有意思的。”四位新生对这个“雅号”不但不排斥,反而挺受用。刘志慧说:“我们都是北方学子,能在一起求学就是缘分,我很珍惜这份缘分。”
“作为大一新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冒充‘学长’接待新生,对我来说不仅是一段特别的经历,更是一份美好的回忆,同时也给了我一个锻炼口才的机会。”刘志慧对记者说。付亮对记者表示了无奈,“虽然冒充了‘学长’,但我们对学校还是不够熟悉,也没敢怎么带同学外出,只是围绕着学生街走走转转,买买生活用品。”王博则表示,虽然有点累,但是很兴奋,很高兴。在接下来的一两天还会继续帮忙。” (莆田学院报记者 詹昌熙 环生系记者团 陈萍 沈爱慧)
责任编辑:李明锐 谢秀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