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系博士校友回校为学弟学妹成长导航引路

责任编辑:朱秀兰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1-09-30   全文共个字   浏览量:

图为博士成长论坛现场 刘春荣 摄

图为博士与校友们互动交流 刘春荣 摄

莆田学院新闻网讯 “不知名的高等院校,同样是实现梦想的舞台。大学四年,要认真规划,认准目标,坚定信念,勇敢地走下去,直到实现梦想的那一天。”9月29日,莆田学院数学系毕业生、现为福建师范大学教师的陈俊凡博士,和其他5名曾经就读于莆田学院数学系的博士一道应邀回校,为刚踏进校园不久的学弟学妹们上了一堂精彩的成长教育课。这是数学系举行的优秀校友系列报告会之二——博士成长论坛的一幕。

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特点,莆田学院坚持走内涵发展的路子,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入手,精心凝炼育人特色,培养创新型人才。数学系是该校培养人才的一个亮点,15年来,数学系培养了1200名本、专科学生,一批优秀学生脱颖而出,100多名学生考上了各名牌学校的硕士研究生,7名学生成为博士生。这些好学上进的学生成为引领学校良好学风校风的典型,该系频频出现同一个宿舍多人一同考上研究生的新闻。数学系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特邀曾经毕业于该系后考取博士的陈俊凡、江飞、林建伟、江良、聂晓柳、王艳等回校做报告,与学友面对面交流。

数学系2001级学生江飞,曾报考厦门大学应用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当时初试、复试成绩均名列厦大应用数学专业第一名,特别是在初试中高等代数还取得满分150分的好成绩,在莆田学院的4年,图书馆是江飞的最爱。目前在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做博士后的江飞,在与新生们分享他的成长经历时由衷地说:“成功的背后是艰辛的付出,大学时光很美丽,大学时光也很宝贵,知识能改变一个人,要趁着年轻多学点。”

来自四川的王艳是莆田学院数学系2006级的学子,去年以高分被有着500多年历史的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录为硕博连读生。而河北的聂晓柳则在美国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攻读博士。这两位远在海外的校友用视频,与现场新生互动,介绍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学习生活和心得感悟,“大学生活,学习第一。不要在抱怨中度过,要脚踏实地,打好基础,积极努力,才能做最好的自己。”博士校友现场互动中给了学弟学妹许多肺腑之言,赢得学友们共鸣。

数学系党总支书记林鸿熙教授对这场成长教育深有感触,他说,大学生肩负重担,怀揣理想。面对新起点、新目标、新生活,容易感到困惑,特别是大一新生,如何让他们一踏进大学校园就能未雨绸缪,规划大学生活,明确成才目标,激发学习热情,全面提升素质,显得相当重要,而学生身边的博士典型,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是引导他们成人成才最好的标杆。

面对面的互动交流令新生们受益匪浅。来自河南的崔梦蕾是该系大一新生,她连称6名博士校友的经历给她很大的触动,“一下子感觉自己有了方向,有了奋斗的目标。”数学系金融专业的新生林志亮坦言,原本以为到了大学就是要好好地玩,博士校友的奋斗史让自己清醒了,“我感觉自己的学习热情被激发出来了。”刚踏进莆田学院就有考研打算的朱亚莉,对学长们的心得经验特别上心,她说:“学长的成功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这堂‘成长’课上得特别及时。”被精彩报告吸引的大四学生黄丽琴、何旭也深深被感染,两位刚刚报名考研的学生表示,虽然成功不能复制,但我们相信要取得成功,必须瞄准目标,排除干扰,勇往直前。

据悉,数学系还将举办优秀毕业生之企业家报告会、优秀教师报告会。

(朱秀兰 莆田学院报记者 刘春荣 雷丹数学系记者团 谢雪娇)

                                 

责任编辑:朱秀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