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向阳主讲“调色板里的桃花源之生活与美术”。管院通讯部 康世琦摄
莆田学院新闻网讯 10月25日晚,艺术系副教授张向阳在文正楼西梯主讲“调色板里的桃花源之生活与美术”。 作为“杨梅山学术论坛”系列讲座的第三讲,讲座吸引了众多艺术系学子到场聆听,全场座无虚席。
讲座开始,张向阳结合自身事例和古今中外著名的人物画、动植物画和雕像画来阐述美是源于身边的一景一物、一人一事。随后,张向阳通过阐释“如何发现美”和“桃花源在哪里”这两个问题,教会同学们把艺术作品和教学创作的题材来源、生活中的点滴作对比,发现生活中各种不同的美。张向阳指出,美是作者对真实世界的真实感动,把这种感动转化为艺术形式就变成了另一种境界。在分析艺术作品的“美”时,张向阳强调,生活中处处是桃花源,有“美”的地方就是桃花源。他图文并茂的解说,让同学们感受到了艺术作品的魅力。
讲座后程,张向阳与在座学子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历程与作品,这些作品不少取材于莆田学院的校园景色,让同学们领悟到原来美无处不在,缺少的只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他希望每个人都不断提升对美的欣赏能力,拥有自己的“桃花源”。
讲座结束后,前来聆听的10美教学子常慧感触颇深,她告诉记者:“张老师的讲座让我见识了何谓‘艺术美’,懂得了艺术作品可以用许多的形式来表达,生活中处处是艺术。”(莆田学院报记者 叶婷婷 见习记者 李雪妮 林燕燕 艺术系记者团 王雯芳 蔡梦婷)
责任编辑:阮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