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办公厅刘文森莅临我校开展讲座

责任编辑:杨金莺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3-05-22   全文共个字   浏览量:

图为刘文森在举办讲座中 中文系团委新闻部 陈丽君摄

莆田学院新闻网讯 5月21日,福建省委办公厅副巡视员刘文森应我校邀请,莅临光琼科学楼东报告厅举行讲座,讲座分为两场。下午第一场主题为“《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解读”,晚上讲座则围绕《关于公文版式和公文格式—新国标内容释义》展开,中文系主任孟建煌、系党总支书记郑立新等十余名教师与众多学子到场聆听。

下午讲座,刘文森以“什么是红头文件”引出了“党政机关的公文文件”话题。他首先介绍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文件出台的背景和意义,他指出该文件是适应世情的变化和对外交往工作的需要做出的选择,而且详细介绍了《条例》形成之前的辛苦工作,说明其来之不易,是集思广益、集体智慧的结晶。随后,刘文森介绍了新旧《条例》的区别,强调新《条例》中规定公文的三个特性:公务性、规范性、工具性,并着重突出坚持“实事求是、精简高效、安全保密”的原则。

在晚上的分享中,刘文森先后以“关于《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出台的背景”、“关于《条例》与原《条例》、《办法》及《国标》与原《国标》的主要不同”、“关于公文版式”、“关于公文版式三大部分中各要素标注及存在的问题”、“关于特定格式”、“关于《福建省人民政府公文格式细则》中的几个问题”为关键词,展开讲座内容。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多彩。在“公文版式”方块,刘文森针对每一点存在的现实错误一一举例说明,解释。在紧急件的处理方面,强调了紧急文件处理需要慎重。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国办”和“中办”在某些公文版式的不同要求,刘文森也给出了自己的意见:遵循“国办”,“中办”对于特殊情况有更多特殊规定,这不适用于一般的行政机关。最后,刘文森更是依据国家现出台的有关精简文件的相关文件,提出了自己的大胆预测:二维码必然成为未来公文的固定要素。期间,刘文森极力推荐了几本读物,如《标点符号的用法》、《出版物上数字用法》、《校对符号及其用法》。鼓励大家要有意识地熟悉相关知识,提高公文写作水平。

相关链接:刘文森,男,莆田人,省委办公厅副巡视员、《中办通讯》、《秘书工作》福建通联站主任。刘文森副巡视员在省委办公厅工作三十年,对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非常熟悉。

国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于1949年11月28日成立,下设秘书处、机要处、总务处、交际处、资料室。1998年6月6日设秘书一局、秘书二局、秘书三局、中办国办信访局、人事司、行政司。

中办:中共中央办公厅,简称中央办公厅,是为中国共产党党中央、中央直属机关各部门和地方各级党组织服务的办事机关,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工作。设置始于建党初期,当时称中央秘书厅。主要职能是:负责党中央文秘、会务工作,中央重要工作部署贯彻落实的督促检查,中央指示、中央领导同志批示的转达和催办落实。 (中文系团委新闻部 徐承臣 黄军赫)

                                 

责任编辑:杨金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