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留学生的妈祖春祭体验

责任编辑:朱秀兰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4-04-28   全文共个字   浏览量:

图为英国留学生在了解妈祖文化。莆田学院报记者 张晓燕 摄

4月22日,英国兰开夏中央大学的10名留学生应邀参加贤良港天后祖祠隆重纪念妈祖诞辰1054周年春祭活动。我校10名文化与传播学院学子一同前往北岸贤良港。

据悉,这10名留学生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均有一定的中文基础,可以进行简单的汉语交流。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年级,却共同拥有一年的时间在中国留学学习,其中有4位学生现已在四川大学留学。此外,本次活动也是我校首次为国外高校的学子举办校外活动,体验原汁原味的妈祖文化。

据了解,贤良港天后祖祠“妈祖回娘家”祭祀习俗活动,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当天妈祖春祭活动,来自台湾、印尼等200多家妈祖庙的万名信众参加了“妈祖回娘家”祭祀习俗系列活动。

在英国留学生和我校学子到达贤良港后,他们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彼此之间很快就相识了,并在交流中建立起了友谊。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待了12年的我校外教塞姆先生的女儿雪丽,擅长中英双语,充当起了临时翻译,帮助两国学子更好地交流。她说:“和这些留学生聊得很开心,能认识他们,我很高兴。”随后,彼此的话题围绕着吃、穿、住、行以及学习汉语展开。在现场,记者看到一名大一的英国留学生带了两本厚厚的书——《贤良港妈祖文化论坛》,在吃饭间隙还研究起了妈祖文化。他说,除了课堂上学习汉语外,还将通过这本书自学中文,并计划写一篇关于妈祖文化的论文。与此同时,留学生们还在天后圣殿遇到一位退休老教师,他主动热情地向留学生介绍了妈祖文化。

典礼结束后,我校学子陪伴留学生们一同共进午餐。餐桌上,大家一起品尝莆田特色的妈祖面、焖豆腐、麦煎等,我校学子不失时机介绍这些莆田特色菜。饭后,一同返校,一路上他们交流着各自国家的风土人情、饮食习惯等,充满了欢声笑语。stephanie murray告诉记者:“这次祭典很新奇,很有意义,参加的人超乎我想象的多。莆田学院的学生很热情地接待和陪同我们,使我们收获很大。”回到莆田学院后,留学生们参观了我校的校史馆,与文传学院学子在演播厅开展了文化交流汇演。

校对外交流处的曾伟老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无论肤色,共祈和平。这次活动使英国大学生们感受和体验到了莆田民俗活动的魅力,丰富了他们对于中华文化的认知和了解。对于莆田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的同学而言,把课堂延伸到田野,让同学们直观而切身地感受一下民俗事项,会增进他们对于妈祖文化的了解,同时也通过这样一次实实在在的教学实践活动,让对外汉语专业的同学明白了自身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针对两校学子在祭典活动中的一些不同表现,曾伟说,有的兰开夏中央大学学子不满足于一般性的介绍,刨根究底问到了许多比较深入的问题,对祭品的类型、祭典的程序等都做了仔细观察,体现出探索新知的强烈好奇心和一定的田野调查实践能力,这是十分值得肯定的。

莆田学院报记者 张晓燕

责任编辑:朱秀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