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学院接受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

责任编辑:朱秀兰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5-06-26   全文共个字   浏览量:

图为认证汇报会现场。 陈岭 摄

图为教育部专家参观校史馆。 陈岭 摄

专家听取校领导介绍学校发展情况。 陈岭 摄

图为专家在附属医院现场查看。 陈岭 摄

专家在附属医院现场观摩。 陈岭 摄

专家到附属市第一医院实地查看。 莆田学院报记者摄

专家了解附属第一医院临床教育情况。 莆田学院报记者摄

专家深入病房观摩。 莆田学院报记者摄

专家深入凤凰山社区实践教学基地考察。 莆田学院报记者摄

专家到附属九五医院了解教研室工作情况。 莆田学院报记者摄

专家认真审看材料。 莆田学院报记者摄

莆田学院新闻网讯 6月22日至26日,以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王维民教授为组长的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专家组一行9人,莅临莆田学院进行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实地考察。省卫计委副主任阮诗玮、省教育厅副厅长陈国龙,莆田市副市长张丽冰,校领导陈柴生、李永苍、姚志平、宋一然、宋建晓、曾文华、黄志源,学校各行政、教辅单位和相关二级学院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督导组成员,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代表等参加了汇报会和反馈会。

王维民代表教育部专家组在汇报会上讲话。他说,莆田学院积极主动提出接受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是福建省第一家接受临床医学认证的学校,显示了学校对于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办学水平,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愿望和积极精神,对此我们表示赞赏。临床医学认证是依据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对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的一个评价,目的是鼓励学校发挥办学中的长处,帮助学校找出办学中的不足,使学校更快更好地发展。

校党委书记陈柴生在汇报会上致辞。他说,莆田学院是一所新建本科院校,但医学教育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有许多方面需要总结和提高。此次教育部专家组莅校开展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考察,既是对莆田学院医学教育,特别是临床医学专业办学的一次全面检阅,也是对学校近年来改革建设发展工作的一次检验。恳请各位专家、领导对莆田学院医学教育和办学工作多把脉问诊、多提宝贵意见建议。

校长李永苍在汇报会上简要介绍了学校概况,并围绕莆田学院医学教育概况、学校对医学教育的支持以及当前医学教育上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作汇报。临床医学院院长、医学部主任王少华汇报了临床医学办学情况、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工作。

在四天的时间里,专家组一行认真听取了莆田学院相关工作汇报,参观了校史馆,北区图书馆,仔细查阅了莆田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自评报告。同时,专家组一行分组深入莆田学院附属医院、附属莆田市第一医院、凤凰山社区实践教学基地,以及教务处、人事处、发展规划办等机关教辅单位,现场走访,教学观摩。还分别召开了12场座谈会,与校领导、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学生等广泛交流,全面了解莆田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办学情况。并对照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办学标准,逐项分析学校在临床医学专业教育上的长处和需要改进之处,形成了初步认证报告。

在26日上午召开的认证反馈会上,王维民代表专家组对莆田学院接受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学校医学教育给予较好的评价,并从十个方面进行反馈:

一、宗旨与目标。学校有明确的办学宗旨和目标,在办学实践中,逐步明确了应用型、地方性、开放式、特色化的办学定位,确立了医学与人文融通、理论与实践并重、基础与应用结合的医学教育办学思路,形成了服务基层、具有社会责任感、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办学宗旨和目标符合国家和福建省经济社会和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体现了社会的期望和区域发展的需要。

二、教育计划。学校充分参考师生及相关利益方的反馈意见和建议,适时对教育计划进行修订和完善,建立了较为规范的教学体系,体现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分量;学校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探索实施讨论式、案例式小组教学;基础医学实验室临床技能培训中心能实现课外预约开放,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提供便利;课程设置符合标准要求,全科医学社区实践目标明确,安排合理,与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相契合;学校重视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按计划落实实时教学,注重在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的衔接。

三、学生成绩评定。学校建立了符合临床医学专业特点的学生学业成绩评定体系和相应的管理制度;临床医院实施了临床实习的出科考试和毕业综合考试等,对于保证临床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学生。临床医学专业招生规模与学校教学资源相匹配;学校重视学风建设,学生朴实、勤奋,精神面貌好;在基础和临床阶段分别实施学业导师制和临床导师制,实行转专业制度,学生工作管理机构健全。

五、教师。学校建立和实施了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和聘任制度,基础和临床教师职称晋升和聘任,均对教学有明确的要求,有利于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教师数量和结构基本能够满足现有教学的需要;教师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和修改等。

六、教学资源。学校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和社会的支持,筹集经费,医学教学经费投入逐年增加,重视对医学教育相关实验教学平台和临床实习基地建设;教育资源基本满足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网上课程平台虚拟实验教学中心在线提供系统等网络教学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各临床医院成立了专门机构,配备了专职人员负责临床教学管理,持续投入完善专用教学场地和设施。

七、教育评价。学校建立了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和有关监控制度,通过教学督导学生信息员和教学工作委员会等途径对教学各环节进行评价与反馈;学校利用招聘会、供需见面会等机会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的反馈意见;学生通过网络等积极参与评价活动。

八、科学研究。学校制定了相应的科研管理制度和激励政策,尝试通过引进人才设立机构、成立团队等措施,支持科学研究;学校制定相关制度采取各项措施,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

九、管理与评价。学校建立了较为健全的管理机构和制度,基础医学部和临床医院在教学运行和管理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医学部对临床医学教育、有关部门进行协调,促进各方合作开展临床医学教育;各临床医院重视教学,加强投入,保证了教学的正常运行;学校主动与社会及政府等相关部门加强联系与交流,获得了各方面对人才培养的支持。

十、改革与发展。学校在发展规划中进一步明确了应用型、地方性、开放式、特色化的办学定位和坚持做强医科,及医科走基层的学科专业发展思路,符合学校的实际;医学部制定了相应的临床医学院近中期发展规划等,有利于推进学校教育教学等方面改革与发展。

莆田市副市长张丽冰、莆田学院校长李永苍分别在反馈会上对专家组一行为莆田学院医学教育和办学工作把脉问诊、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建议表示感谢。同时表示将以此次认证为契机,根据专家给出的“药方”,针对不足,抓好整改,进一步提升莆田学院医学教育和整体办学水平,提高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福建省和莆田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朱朱 陈晓昀 莆田学院报记者 韦春盈 庄灿虹 李聪敏 蔡丽雅 黄碧红 黄鹏辉)

责任编辑:朱秀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