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楼专家讲坛:“诗魔”洛夫光琼楼展现诗歌魅力

责任编辑:韦春盈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5-11-22   全文共个字   浏览量:

莆田学院新闻网讯 11月21日晚,国际著名诗人、世界华语诗坛泰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者洛夫携其夫人及台湾诗人方明前来我校在光琼楼举行 “洛夫诗歌讲座暨作品朗诵会”。五月诗社成员和文传院等各批诗文爱好者慕名而来。

在诗歌讲座环节,洛夫主要从“什么是诗”、“自己如何坚持写诗”、“诗意的生活及如何诗意的生活”这三方面展开。洛夫对诗的基本结构、诗的内在之美、诗的外在之美、诗的赏析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逐一的讲解,强调了诗歌对保留和继承优秀文化的重要意义。钟情于诗,他说:“我从来不以市场价格来衡量诗歌的价值,一个没有诗的民族、没有诗的社会甚至国家会失去精神的标杆。”在谈及诗内在美中的诗情时,他阐明诗情是诗人通过对外界景物的接触而产生的心灵感应,他认为生活中的东西要通过艺术的提炼才能产生诗。洛夫将诗分为四种境界,分别是:诗人与自己的对话、人与他人(社会)的对话、诗人与自然的对话,以及诗人与神的对话。四种境界深意逐点加深。讲座末尾,他送给学生们一句话:“生命不能以长短来衡量,心中有诗有爱,瞬间即永恒。”

讲座结束后,洛夫与现场的听众进行了互动,针对提出的诗歌写作方法,诗歌中意境的理解等角度的疑问,洛夫逐一细心地进行了回答。

在接下来的朗诵环节,一开场,丁翊鹏、方明分别用中文和法文声情并茂、细腻生动地表演《因为风的缘故》,诗歌表现出了对爱情的坚贞不渝,对时光的无比珍惜,深刻地表达了一种敢爱敢恨的人生态度。接着,来自文传院的学子们也表达了对诗的敬意,郭幼佳朗读《烟之外》、吕允皓发声《与李贺共饮》、宫雨菲朗诵《边界忘乡》等,动情的朗诵将诗歌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赢得了场下观众的一片喝彩。

在接受采访时洛夫说:“此生中令我最受感动的意境便是李商隐诗句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所表现出的意境。” (校报见习记者 龚青南 王红立)

新闻链接:洛夫,原名莫运端、莫洛夫,衡阳人,国际著名诗人,世界华语诗坛泰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者,台湾最著名的现代诗人,被诗歌届誉为“诗魔”。现受聘北京师范大学、南华大学、华侨大学、衡阳廻雁诗社名誉社长。

方明:台湾著名诗人。毕业于台湾大学,巴黎大学研究所。台湾创世纪诗社、乾坤诗社顾问,台湾蓝星诗社社务委员。

责任编辑:韦春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