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学院新闻网讯 5月29日,以“毛泽东军事思想国外传播研究”为主题的杨梅山学术论坛在光琼科学楼东报告厅开展。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吴燕华担任主讲人,文化与传播学院学子到场聆听。
吴燕华担任《军事理论》课程的教学工作,她介绍自己开本次讲座的初衷是找回初心,她认为,现实生活丰富多彩,人们需要明确自己的初心并为之奋斗。她在讲座中主要围绕“毛泽东军事思想国外传播的时代背景与基本历程;国外研究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观点、思想及主要代表人物;国外对毛泽东军事思想地位的评价”等方面进行展开分析。
讲座上,吴燕华提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准备时期是20世纪20年代,从50年代开始为人们所研究。她介绍道,最早被研究的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提出的武装农民的思想,西方媒体最早介绍毛泽东军事活动、军事著作和军事思想的记者是安娜·路易斯·斯特朗。
吴燕华表示,在对于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研究时,《五星照耀中国》是必读书物。在中国,很多青年因为读了这本书深受感召到延安参加革命;在外国,很多人因此书得到启示也来到中国参与抗战。作为第一个访问苏区的国外军人、军事观察家埃文斯文·福代斯·卡尔逊就是因此来到中国的,他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特有的游击战,这种战斗方式让中国抗战胜利看到希望。
吴燕华把国外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研究的开展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50年代初到50年代末的初步开展期、60年代到70年代的研究热潮期、80年代到90年代的进一步探索和反思时期。她特别指出,在研究过程中,日本始终是走在前列的,其中就有宍户宽和伊藤皓文两个典型人物,尤其是伊藤皓文,他提出了毛泽东军事思想主要来源于苏联的军事思想、古代中国军事学以及流寇思想、中共军队武装斗争的经验。而在欧美,60年代是研究的“丰收期”,英国的迈克尔·爱咯特·巴特曼认为毛泽东是掌握打开那个时代军事奥秘之锁的全套钥匙的一个时代人物。
(莆田学院报记者 沈冰)
责任编辑:黄鹏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