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选手在诗朗诵。 莆田学院报记者 孙洳榆摄

图为选手在模拟主持。 莆田学院报记者 喻朝阳摄

图为选手在才艺展示。 莆田学院报记者 喻朝阳摄
图为选手在才艺展示。 莆田学院报记者 喻朝阳摄

图为金银铜话筒获奖选手同老师合影。 莆田学院报记者 喻朝阳摄

图为参赛选手合影。 莆田学院报记者 孙洳榆摄
莆田学院新闻网讯 5月31日,由莆田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莆田学院广播电台承办的“忆五四峥嵘,庆祖国华诞,逐梦莆院新‘声代’”第十六届校园主持人决赛在文荣体育馆顺利举行。校党委副书记翁若平到现场观看指导。
担任此次比赛的评委有莆田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林萍兰,校工会常务副主席廖爱武,莆田市广电中心主持人何莉莉、李文宇以及莆田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杜文广。
历时一个月的初赛、复赛的较量,10名选手脱颖而出,于决赛的舞台上各抒才能、尽展实力。经过激烈的角逐,信息工程学院闫紫玉、音乐学院李小琳、商学院王茂涛分别夺得“金话筒”、“银话筒”、“铜话筒”,李小琳获得最具人气主持人奖,管理学院刘科成、杨卓颐,外国语学院胡劲彤、林敬浩,数学与金融学院翁焱琳,药学与医学技术学院董聿超,土木工程学院张凯昕均获得优秀主持人奖。
本次决赛由自我介绍、模拟主持、才艺展示和巅峰对决四个部分组成,选手们尽显风采,表现卓越。大赛开始之时,选手们以个人特点的解说为主,民歌、快板等才艺的演绎为辅,进行了一番自我介绍。在模拟主持环节时,王茂涛主持的《远方的家》触动了观众的心弦,其倾尽自己的故都情怀向观众们介绍了新疆之美。接着,他描述了 “一带一路”为新疆发展带来的成效, “一带一路”给予少数民族的利好政策。主持环节真实而具强烈的时代气息,七号选手闫紫玉主持的《智慧眼睛》,将抖音同现代文化相结合,正反对比,体现了强烈的时代感。
值得一提的是,在才艺展示环节中,既有带着墨镜,唱跳兼备的二胡演绎者;也有带领观众感悟美好,发现细节美的人生导师;更有各式各样的歌曲串烧,舞蹈表演以及诗词朗诵。其中,李小琳的《Kill this love》歌舞类表演在助阵团体的配合下震撼全场;董聿超的《别把我妹带走》采用歌舞剧的形式演绎,其抒发了自己与妹妹之间的兄妹情深,动人的演说引起不少观众的共鸣。才艺展示环节观众拍手叫好,将活动推向高潮。
经过三轮激烈的比拼。闫紫玉、李小琳、王茂涛进入最后的巅峰对决。通过任意抽题的方式,根据三个关键词进行即兴演说。其中,闫紫玉抽中“话筒”、“自我”、“探索”三个关键词,在一分钟的准备后,闫紫玉结合自我谈及学校和国家,并指出每一个层面都在进行着探索的过程,她表示愿意手持话筒不仅为自己发声更为学校和国家发声。
比赛最后,何莉莉作现场点评。她说,此次主持人大赛展现了年轻人的活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在全媒体时代下,学生们的这些能力都是宝贵的,只要愿意去展示,每个人都是“明星”。同时她希望参赛选手在沉稳主持的同时,可以适当的“接地气”一些,不必要太过严谨。同时,她也发表了“观众应当以一个感同身受的老百姓身份与嘉宾、观众进行沟通”的看法。
(莆田学院报记者 孙洳榆 喻朝阳)
责任编辑:阙丽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