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耕“试验田” 构筑“新高地”——聚焦莆田学院医疗健康产业管理人才培养创新实践

责任编辑:阙丽君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1-08-07   全文共个字   浏览量:

图为莆田学院学生与外教合影。管理学院供图

图为莆田学院学生与外教课外活动。管理学院供图

图为莆田学院学生到企业见习。管理学院供图

入夏以来,一条条喜讯从四面八方汇聚学校:管理学院2017级医疗健康产业管理系学生胡翰婷收到美国佛吉尼亚大学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张哲豪收到美国艾默里大学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郑仁杰收到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李佳琪收到泰国皇家摩诃朱拉隆功大学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杨梅艳成功考上安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至目前,莆田学院管理学院2017级应届毕业生有12人考上国内外知名高校硕士研究生,其中,多名学生是同时被国外多家研究生院录取。

这份成绩来之不易。

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莆田学院与美国新奥尔良大学(University of New Orleans,US)合作举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医疗健康产业管理方向)本科教育项目。该项目是2016年福建省唯一一个经中国教育部批准、在全省乃至全国第一个按照AACSB(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认证资格要求、美方全程监控教学质量的中外合作项目。主要培养医疗健康产业管理专业人才,2016年正式招生。

面对全新的挑战,莆田学院正视现状,迎难而上,按照“健康中国”背景下对健康服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围绕培养医疗健康产业管理专业人才目标,落实国家新文科建设要求,瞄准顶层设计,创新教育理念,优化培养模式,积极探索适合医疗健康产业管理和服务专门人才培养的中外合作新路子,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提升。今年初,莆田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医疗健康产业管理方向)本科教育项目顺利通过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合格性评估。专家认为,经过五年来的办学积淀,该项目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全国大学所开设的同类专业中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那么,在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和激烈竞争中,莆田学院是如何因势而谋、顺势而为、应势而变,踏出一个个中外合作办学的坚实脚步?

拓宽视野,精确的人才培养定位是根本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实现国民健康长寿,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也是所有人的共同愿望。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健康越来越受到国人的关注和重视,健康产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兴产业。

医疗健康产业也是莆田市最具特色的支柱产业之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医疗健康产业发展,2014年组织成立莆田(中国)健康产业总会,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非公医疗协会组织,下辖会员企业医院近1万家,会员年营业额达2600多亿元人民币。莆田市也获批设立全国首个国家级生技和医疗健康类对台经贸合作载体平台——“海峡两岸生技和医疗健康产业合作区”。然而,莆田市医疗健康产业管理人才的严重短缺,已成为影响该行业发展的瓶颈。

为此,莆田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医疗健康产业管理方向)中美合作项目应运而生。

瞄准社会及行业对医疗健康产业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莆田学院与美国新奥尔良大学在长期良好合作的基础上,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思维、具有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有强烈公共服务精神和公共服务意识的医疗健康产业管理中高层应用型人才。

新奥尔良大学是一所设有副学士、学士、硕士、博士课程的综合性公立大学,其商学院是全球首屈一指的AACSB(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认证成员,该校的医疗健康管理专业在美国已经形成较大影响力。AACSB成立于1916年,全球仅有5%的商学院取得了这项认证。截至2020年12月,中国大陆通过AACSB认证的商学院有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等31所管理学院(商学院)。

莆田学院医疗健康产业管理中外合作项目一开始就引进新奥尔良大学优质的办学资源,根据AACSB专业认证要求设计教学大纲,采用原版教材,高起点、高标准开展深度合作。中美双方管理层相当重视,成立了项目管理委员会,中方成员包括分管校领导、项目所在学院领导、教务领导、专业负责人、系主任、骨干教师等;外方成员包括商学院院长、项目负责人、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等。项目管委会每年召开会议,研究、决定重大事项,双方通过反复研讨,确立完善优化人才培养目标、保障体系、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以及授课和考核方式,共同对人才培养体系的运行进行监控。还先后为合作项目设立了医疗健康产业管理系,成立了医疗健康产业管理教研室,对应新奥尔良大学商学院健康管理项目,进行精细化的专门人才培养。美国新奥尔良大学商学院院长威廉姆斯教授曾经表达了对这个项目的憧憬,他说,中国以及美国都是即将进入全民健康医疗体系的大国,医疗健康管理专业已经趋于全球化,未来服务于健康管理、医疗、养老保健等行业前景良好。

2017年1月,经过努力,莆田学院管理学院正式成为AACSB协会会员,为医疗健康产业管理中外合作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深耕细作,精准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核心

2018年5月8日,莆田学院医疗健康产业管理中美合作项目“校校企”合作办学座谈会在莆田学院李文正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行。与会的有美国新奥尔良大学商学院院长威廉姆斯教授、新奥尔良教育学院院长苏震、新奥尔良大学及教育学院中国项目负责人马宁,以及莆田(中国)健康产业总会、三六九医疗健康产业公司等协会、企业的负责人。会上大家研讨了中美合作项目人才培养方案,就培养目标、核心课程、美方参与教学情况和学制、学位及毕业要求与行业人士进行零距离探讨。

五年来,像这样的“群英会”不止一场,“为的是精准施策,致力于医疗健康产业管理中高层人才的培养。”

莆田学院医疗健康产业管理中美合作项目也是目前莆田市唯一的对外合作办学项目,莆田学院领导高度重视项目的开展,将国际化作为发展的重要内容,出台一系列制度和措施作为运行保障。在AACSB教育标准引领下,该项目学生采取“2.5+1.5”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前5个学期(即2.5年)修满美方认定的60学分,成绩合格且托福或雅思成绩达到相应要求,即可选择在后3个学期(即1.5年)赴美国新奥尔良大学就读(F-1签证),修满新奥尔良大学所规定的60学分课程,毕业后可获得新奥尔良大学、莆田学院分别授予的学士学位证书。而未能到美国学习的学生,在莆田学院继续学习并修满规定的学分,可获得莆田学院颁发的毕业文凭。管理学院医疗健康产业管理系主任于立生副教授在介绍合作办学亮点时说,“在新奥尔良大学就读的学生,还可享受国际留学生费用75%的学费减免。”

作为AACSB教育模式的第一块“试验田”,项目实施学院莆田学院管理学院上下协力,积极引进外方优质的教育资源,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标准,着手深耕细作。

优化培养方案。引进新奥尔良大学AACSB优质办学资源,对应新奥尔良大学商学院健康管理项目,设计制定独立的、区别于现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创新教学方法。根据AACSB认证标准确定教学大纲,包括课程内容设置、师生互动、课程管理、学习保证、教学效果、学生学术及专业参与等,引进外方课程19门,外方教材16种。采用外方先进的教学方法,包括讨论式、问题式、情景式等启发式教学,在专业课程教学阶段采用小班、小组、基地等多种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

强化教学督导。莆田学院管理学院组织教学督导组成员,针对中外合作办学课程定期听课督导,从教学态度、教学水平、教学效果、教学研究、意识形态、师德师风等维度,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课堂教学主阵地管理进行评价。

注重实践环节。持续打造高质量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上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构建课程实训、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岗位见习、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树立学生行业服务意识,培养学生服务技能。

实施“订单”培养。依托妈祖健康城和莆田(中国)健康产业总会,管理学院与莆田市医疗健康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米瑞可整形机构集团、深圳中豪集团等莆田医院集团签署“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意向,探索“政校企行园”五位一体的合作育人模式,实现学生毕业即就业,与就业单位无缝对接。2016级有17位学生、2017级有38位学生分别与相关医疗企业签署了“校企合作三方协议书”。

经过五年来的探索,莆田学院医疗健康产业管理中美合作项目人才培养方案不断优化,建立了签约式、 基地式、卓越式的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走出一条“医管交叉融合互补”的医疗健康产业管理新文科人才培养路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学研创深度融合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

引育并举,精良的人才培养团队是保障

新奥尔良大学副教授Dr. Walter J. Lane(沃尔特·莱恩博士)讲授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业内资深讲师Mark Rosa(马克·罗萨)讲授财务管理原理;副教授Bridget M. Bordelon(布里奇特 M ·博德兰)讲授组织行为学;资深教授 Dr. Don Zimmerman(齐梅曼博士)讲授医疗健康管理概论和美国医疗保健体系……

这是一份根据教学计划安排的课程表。

新奥尔良大学商学院按照AACSB标准,不但为医疗健康产业管理中美合作项目提供原创性的教材、课程大纲、教学材料,还将优秀的教师派往莆田学院开展教学和学术活动。外方选派的教师共讲授12门专业核心课程,商学院院长威廉姆斯教授则亲自负责教学质量监控。

医疗健康产业管理专业外方和中方的授课教师都必须严格按照AACSB标准准备教学大纲和授课内容。为此,管理学院多管齐下,坚持引育并举,建立师资队伍聚才与用才相结合的人才机制,内培外引,以才引才,打造优秀的教学团队。一方面,由合作方新奥尔良大学商学院选派资深教师来讲授三分之一以上的核心课程;另一方面,莆田学院注重国际化师资的培养,选派教师逐年分批赴外方进修培训,组织项目教师积极参加国家公派出国留学英语培训班、国际化职业培训班、托福授课教师培训班等。2015年以来,先后派出多批教师赴新奥尔良大学等合作院校访学研修,至目前全校共有34位教师取得了新奥尔良大学的师资资格,进行中英文双语授课。此外,莆田学院还同步实施“百万引博”计划,引进包括台湾博士在内的博士教授加盟医疗健康产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几年来,管理学院引进的5位台湾博士把台湾丰富的教育经验倾囊相授。

可以说,优秀的教师团队是医疗健康产业管理中美合作项目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引擎。

新奥尔良大学医疗健康管理项目负责人Randy(兰迪)教授谈到教学时说,“我很高兴在莆田学院和新奥尔良大学的课堂认识莆田学院的优秀学子们,这是一个非凡的体验,我们可以互相学习,因为在美国和世界各地,许多人想知道更多关于医疗健康是如何发展和变化的。”新奥尔良大学商学院管理系主任 W. J. Lane也有同感,他说,新奥尔良大学和莆田学院联合办学,创办了一个非常好的医疗健康产业管理项目。莆田学院的课程设置与新奥尔良大学课程设置相匹配,新大的教授们从第一年开始定期在莆田学院授课,这样学生们在国内就能体验到全英文授课和美式授课风格,学生也有机会与教授们进行小组交流。一些已经在美国完成学业的学生成功地被美国非常有声望的新常春藤名校研究生项目录取。

打造高地,精细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关键

“各位同学,下学期我将上大四《医院营销策划》的课,这门课程实操性很强,建议同学们从暑假开始挑选组员着手准备,学期中,每组必须交一份医院广告海报图纸设计,学期末,每组交一部涉及医疗产业、健康管理有关的广告或行业调查的宣传片……”这是来自台湾的蔡政忠博士7月29日凌晨2点在2018级医管班级群发的通知。蔡博士创新创意的教学方法深受好评,暑假期间,蔡博士一刻都没闲着,他给已经考上研究生的学生提建议,查资料,还精心准备下学期课程教学计划,推荐学生准备参加相关赛事,鼓励学生提早适应课程的高实操性要求。蔡政忠博士对医疗健康产业管理系的这几届学生可谓是信心满满,他说,“这些学生都很优秀,他们中不少人从高考踏线而进,到冲进美国全球(QS排名)知名高校研究生,表现得相当出色。”

学生“出口”质量,是检验办学成效的“晴雨表”。

五年来,莆田学院医疗健康产业管理中美合作项目人才培养成效明显,2016-2020年共招生240人,2016、2017级学生已毕业,其中8位同学赴美留学,5人被纽约大学、埃默里大学、佛吉尼亚大学等录取为硕士研究生。今年2021届在国内的学生有7人考取硕士研究生,38人参与“订单式”培养。在国内的学生积极参加国际赛事、对外志愿者服务等,取得了佳绩,学生在2018、2019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外研社杯”英语演讲中赢得了一、二、三等奖等多个奖项,在全国“创青春”创业大赛、创新训练项目等各项活动中也取得不俗的成绩。

“普通二本出身的医管学生考研劣势明显,而我们中外合作项目重视双语教学,引进外籍教师授课,提供英语交流环境,注重对学生进行考托福和考雅思的辅导督促,能够考过托福出国留学的学生,大多数可以申请到美国名校的硕士研究生,这个中外合作项目对英语学习的严要求也成为国内学生考研的优势之一,劣势转化成了最大的优势。”管理学院院长蒋长春一语道出该中外合作项目在考研上的亮点优势。

为适应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的时代趋势,莆田学院中外合作项目一开始就将联合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医疗健康应用型人才作为目标,根据各年级学生的特长爱好,进行个性化培养,因才施教,精准施策,为每位学生提供“私人定制式”服务,实现高素养医疗健康人才产出的最终目标,全力打造新文科人才高地,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

2016级医疗健康产业管理的涂镇镇是该专业第一批赴美留学学生,目前攻读纽约大学硕士研究生,并在腃讯公司实习。涂镇镇把自己的经验归结为“充分利用中美合作的专业优势”,涂镇镇通过中外合作这个平台,在美国完成本科学习的同时积极备考国外研究生,同时获得了波士顿大学和纽约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资格,最终他选择了纽约大学。涂镇镇在接受采访时说,“出国深造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学校直接对接国外的高校,减少了自己额外申请的繁琐过程,申硕成功的机率大大增加。”

2017级医疗健康产业管理张哲豪将于今年8月结束在新奥尔良大学的本科学习,他已成功被杜兰大学和埃默里大学研究生项目录取。他给学弟学妹们详细分享了自己的大学经历,有迷茫,有煎熬,有清晰,有奋斗。他说,“我们专业的设置拥有很高的上限,因为中美合作办学的背景,意味着同学们能够得到更多出国学习、或在国内就能体验先进教学方式的机会。同时,医疗健康领域在如今新冠疫情的背景下发展得尤为迅速,也产生了更多的机会和时代红利,这是一个利好消息,要珍惜平台,珍惜机会。”

健康管理产业的发展关乎中国的未来。五年来,莆田学院立足新时代,契合新需求,对接国家“健康中国”战略,探索新文科教育教学,守正创新,医管融合,突出特色,转型发展,在中外合作办学的全新发展命题上注入崭新的强劲动能,为中国未来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汇聚人才的力量。

(朱秀兰 孙洳榆)

责任编辑:阙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