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刊发我校党委书记宋建晓撰写的书评文章:极具启迪意义的中国管理思想史巨著

责任编辑:张亮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2-05-10   全文共个字   浏览量:

新闻链接:https://fjrb.fjsen.com/pc/con/202205/10/content_178751.html

2022年5月10日,我校党委书记宋建晓在《福建日报》理论周刊发表题为《极具启迪意义的中国管理思想史巨著》文章,就方宝璋教授专著《中国管理思想史》的编撰特点、创新之处、历史价值等发表评论。全文如下:

极具启迪意义的中国管理思想史巨著

——读《中国管理思想史》

□宋建晓

方宝璋教授独著的《中国管理思想史》(鹭江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方著”)共七卷八册,洋洋洒洒地写了近四百万字。拜读后掩卷之余,深为钦佩,方著共有以下几点特色,兹简要予以分析:

其一,方著作为史学著作,采用横排专题、竖按朝代的撰写方式。以往的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史或以管理理念的视角,或以管理主体、管理权力、管理组织等视角,或以古代管理思想派别的视角,对古代管理思想进行阐述。方著却另辟蹊径,根据古代儒家经典四书之首——《大学》中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管理思想,再根据古代管理思想的实际情况,另加上治生与军事,形成自我管理、家族管理、经营管理、国家管理、军事管理等五种类型的管理思想,作为每一朝代的主要管理思想,然后再按朝代时间顺序予以阐述。笔者认为这种理论框架比较符合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实际情况,能比较准确全面系统地反映出古代管理思想的面貌。

其二,采用新方法和新理论来分析古代管理思想史。方教授曾主持完成有关古代管理思想史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尝试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古代管理思想和理念。如他用数学公式来表述宋代对官员经济政绩的量化考核思想,使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更加准确和深入。如他还运用数学模型来研究古代人口与耕地的矛盾,揭示古代人口增长、土地兼并、耕地面积、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力、人口分布等相关因素的综合关系,从而对当代解决人地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构成和谐社会、保护水土生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都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在尝试新方法的同时,方教授还用控制论、政策工具等来分析古代的管理思想。

其三,对古代管理思想史料的收集翔实广博。改革开放后,学界对古代管理思想史的研究,亦有三四十年了,一批老前辈对这一学科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近期一段时间,古代管理思想的研究似乎出现停滞的状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史料发掘整理的不足是限制研究工作深入的一个重要原因。近二十年,方宝璋教授孜孜不倦,一直安于坐冷板凳,潜心于古代管理思想史料的收集。举凡与研究古代管理思想相关的重要古文献,如先秦诸子百家文集,《左传》《国语》《战国策》史籍,秦汉自明清时期的二十五史和历代会要、会典、会典事例以及十通等典章制度史籍,部分重要的编年体史籍、实录,历代名臣奏议、明清经世文编、重点文集等,他都浏览查阅过。可以说,方著的史料基础是相当扎实、广博、丰厚的。

其四,对古代管理思想的分析有独到的见解。作者在广泛掌握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对古代管理思想往往能提出独到的见解。如在宏观把握上,作者把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史划分为三个时期,即先秦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前期、唐中叶五代宋元明清时期,其根据简而言之,即动荡忧患的时代,更能激发人们对管理思想的思考与创新。先秦时期在春秋战国时代,由于诸侯国之间的混战割据,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民不聊生,使一些有识之士思考救世的良方,形成了诸子百家思想,其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治理国家的各种思想。这些管理思想成为后世管理思想的源头,影响极其深远。唐中叶五代宋时期是古代管理思想的变革期,出现了政府管理思想从统治到治理的转变。唐末五代宋战争频繁,军费开支巨大而引起财政危机,朝廷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财政收入,政府管理开始逐渐把市场激励机制、自由竞争机制和民营部门管理方法和手段引入到政府的管理中来。如对盐茶酒的专卖,从唐末刘晏发其端,到宋代全面有意识地引进市场机制,逐步探索从直接全面专卖到间接部分专卖的实践。五代宋政府在酒坊、官田等推行买扑承包制,通过竞标竞争,激活经营机制,减少政府管理成本,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最大化,并促进市场的公平竞争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宋代政府创造性地以高商业利润吸引商人,把解决沿边军需供给难题纳入市场化的体系中。所有这些都标志着古代管理思想从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前期中古时期进入唐中叶五代宋元明清近古时期。笔者认为古代管理思想史的这种划分与将古代管理思想划分为自我管理、家族管理、治生管理、国家管理、军事管理五种类型思想纵横交错,共同建构了独具一格的古代管理思想史理论框架。

其五,对当代我国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有重要历史借鉴价值。方著继承中国历史研究注重经世致用的优良传统,在编撰中国管理思想史时,注意重点阐述对当代有借鉴意义的古代管理思想。如古代的养民思想与当代的民生思想关系密切,是国家治理的根本;古代的治吏思想与当代的党政领导干部管理、反腐倡廉关系密切,是国家治理的关键;古代的德刑并治与当代的德法并用治国关系密切,是国家治理的总策略;古代的大一统思想与当代的维护国家统一关系密切,是国家治理的正道;等等,古代诸如此类等管理思想,无疑对当代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管理理论和制度具有历史的启迪意义。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方著虽然难免存在着某些不足,但在这五个方面的贡献,足以说明其是近年来管理思想史研究方面里程碑式的巨著,值得学界在这一领域作为进一步研究的重要参考。

责任编辑: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