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新福建APP报道我校学子到蟳埔村探寻非遗簪花技艺

责任编辑: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4-02-05   全文共个字   浏览量:

新闻链接:https://share.fjdaily.com/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5447/2338777.html?isView=true&advColumnId=5447

江令诗才犹剩锦,卫娘书格是簪花。颤动的花枝,移动的花香,朵朵簪花透着一抹柔情,悠悠传递着千年文明的东方美学。

近日,莆田学院数学与金融学院“‘遗’见青心”社会实践队来到泉州市丰泽区蟳埔村,探寻体验小渔村世代流传的非遗簪花技艺,感受古时泉州“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盛景,在实践中感知、传承源远中华文脉。

“今生簪花,来世漂亮”,实践队成员怀揣小诗走进蟳埔村,探访、体验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簪花围”,感受街头独一份的浪漫。在寻访过程中,队员同几位自小便簪花的蟳埔阿婆交谈甚欢。阿婆们提到,簪花是她们日常生活中最寻常不过的事。小至柴米油盐,大到祭海祈福、妈祖巡香,她们都会在头上簪出一个无比精致的“小花园”。

“一念簪花,一世无忧”,实践队成员在阿婆的帮助下亲身体验簪花过程。簪花围常用素馨花、含笑花、粗糠花,先要在脑后盘了个圆髻,用鱼骨或象牙筷插在髻心上以固定头发,再围绕鲜艳的花环,最后对称插上几枝大鲜花或缉花。“之前没有多少人了解我们的簪花围,现在有许多像你们这样的学生或媒体来帮我们宣传非遗簪花,我觉得特别感动,我也特别希望这项非遗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技艺。”阿婆伴着令人羡服的手法说道。

头顶簪花,穿过蟳埔村的大街小巷,实践队时空邂逅当地著名的百年老屋——蚵壳厝,当地人亲切地称其为“蚝宅”。据考证,蚵壳厝是泉州沿海地带的特色贝饰古民居,镶嵌着来自遥远非洲东海岸的牡蛎壳,也是古代泉州对外贸易的产物。走进蚵壳厝,抚触着当地人口中的“千年砖,万年蚵”,仿佛置身于古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光辉历史中,濡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源源长河下。

一片花、一落厝、一面海,诉说着文化互鉴融通的往事。莆田学院“‘遗’见青心”实践队深入泉州蟳埔渔村,身着传统大裾衫,头盘簪花,品味非遗文化,聆听蟳埔女的生活日常,透过蚵壳厝穿越时空触摸千年海丝记忆。“作为新时代青年,将怀赤子之心,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以萤烛末光增辉岁月,为地方多彩非遗的传承尽一份力,接下赓续中华文脉的接力棒。”实践队成员何佳慧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