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院举办《声乐》课程思政中国传统诗词歌曲专场音乐会

责任编辑: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4-05-30   全文共个字   浏览量:

莆田学院新闻网讯 5月28日晚,音乐学院在紫霄音乐厅成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声乐课程思政中国传统诗词歌曲专场音乐会,旨在通过音乐与诗词的完美结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们的文化自信。校党委书记翁若平、副校长蔡晃、纪委书记戴祐坤,校部分机关部门、二级学院负责人及师生400多人到现场观看演出。

图为校领导与演职人员合影。

本次音乐会精选了一系列经典的中国传统诗词歌曲,通过学生们深情的演唱,将古典诗词的韵味与音乐的旋律融为一体,呈现出一幅幅唯美的音乐画卷。音乐会以一曲《新版莆仙三十六送》拉开序幕,此曲为莆仙方言演唱,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是本地独具韵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为《新版莆仙三十六送》节目。

音乐会上,学生们用悠扬的旋律和真挚的歌声,将李白的一曲《静夜思》思乡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引领观众走进古典诗词的世界。随后,《秋风词》《在水一方》《采莲》《西江月》《月下独酌》《春花秋月何时了》《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等经典诗词歌曲相继上演,每一首歌曲都仿佛是一幅精美的画作,让人陶醉其中。

图为表演现场。

大家纷纷表示,本次音乐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音乐学院声乐专业的专业水平,更将思政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紧密结合,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通过音乐的力量,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图为独唱《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

音乐学院的党委书记郑开忠表示,将思政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是课程思政的一种创新形式。通过举办这样的音乐会,不仅让学生们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同时,也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锻炼能力的机会,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未来,音乐学院将继续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将其与音乐教育相结合,为培养具有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和创新精神的时代新人做出更大的贡献。

(音乐学院 邓柏盈 余佳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