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开展“六个一”活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莆田学院开展2024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月” 系列活动

责任编辑: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4-04-12   全文共个字   浏览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我校坚持以深化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为主题主线,以增进各族学生“五个认同”为关键内容,积极开展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月”系列活动,让民族团结意识和爱党爱国情怀在我校落地生根。

一次主题实践活动

3月19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文化节在莆田学院紫霄中区“一站式”学生社区拉开序幕,活动通过精心搭建“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大舞台,各民族学生锦绣华服、共赏歌舞、烹享美食、展演工艺,使出十八般武艺“秀”出独特魅力。莆田学院师生共聚,尽情领略不同民族的风情韵味,感叹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美”与“共融美”。

图为民族文化节现场合影

3月30日,莆田学院在学园中区田径场举办民族团结进步运动会。本次运动会包含滚铁环、扔飞镖、板鞋竞速、顶罐接力走、投壶五个竞赛项目和舞狮表演项目,吸引200多名各民族学生报名参加。

图为运动会比赛现场

图为运动会颁奖现场

一次主题思政课

3月19日,一场精彩生动的“紫霄山下·石榴花香”青年圆桌派在莆田学院红色驿站党建书屋举行。莆田学院各民族师生代表围坐在圆桌旁,以“听党话、跟党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讲述民族团结好故事,传递民族团结正能量,在青年学生心中种下“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种子。

图为青年圆桌派交流现场

3月24日,由莆田学院、莆田一中共同承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育活动在双福村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户外思政课让师生们在行走中感悟民族团结的独特魅力。莆田学院“同心结”辅导员工作室负责人陈国成充分利用双福村丰富的文化特色和资源,为全体师生上了一堂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行走”思政课程。

图为双福村户外思政课现场

一次主题党、团、队日活动

各二级学院辅导员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内容,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从“如何增强全体人民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当代大学生如何增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如何抵御分裂思想的渗透”等方面给大家上了一堂主题鲜明、内涵深刻、针对性强的党团日活动。活动要求全体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宗教观,自觉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只有全体公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构建起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

图为社区功能型党支部党日活动现场

图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团日活动现场

一次主题文创作品展示活动

中国传统文化、民族资源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学习传统节日和各民族风俗习惯,亲自动手参与作品制作展示,增强各民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图为各民族学子正在体验、学习剪纸手艺

图为“体验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一站式社区活动现场

一次主题演讲活动

多民族学生齐聚一堂,讲解民族特色、民族传统习俗,解读国家资助政策和学生个人实际情况,感受国家脱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巨大成就,厚植爱国情怀,感恩于心、回报于行,自觉加强知识积累、实践锻炼和品格修炼,筑牢成长成才根基,不断提高报效国家、家乡以及人民的能力。

图为学生演讲现场

一批手拉手结对子活动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3月24日,我校与莆田一中新疆班携手,开展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大中学生结对参访了双福村村史文化馆(郭氏祠堂)以及鉴湖书院,深入了解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参观了畾农生态园,实地考察了双福村在乡村振兴方面所取得的成果。通过活动,让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大中学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推动了文化多元融合与发展。

图为手拉手活动现场

通过此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月”系列活动,将学校民族团结进步重点单位创建工作引向深入,促进了各民族学生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营造了和谐、团结、进步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创了学校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校党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