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脉榕城古韵 聆听革命故事

责任编辑: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4-03-08   全文共个字   浏览量:

图为实践队成员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商学院“静水流深”实践队 供图

图为实践队于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合影。商学院“静水流深”实践队 供图

图为博物馆讲解员介绍文物历史。商学院“静水流深”实践队 供图

图为实践队成员观看博物馆介绍。商学院“静水流深”实践队 供图

图为实践队于福建省博物馆合影。商学院“静水流深”实践队 供图

莆田学院新闻网讯 为探寻八闽大地流淌千年的历史文脉,赓续深植于革命老区的红色基因,1月26日,莆田学院商学院“静水流深”社会实践队前往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福州三坊七巷、福建省博物馆开展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追寻先烈足迹为契机,依托福建省独特红色资源优势,弘扬红色文化,挖掘革命史中的精神富矿,讲好福建红色文化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寻觅革命记忆,传承红色血脉

1月26日上午,实践队抵达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对纪念馆进行参观与学习。

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设有多个特色展区,如革命文物陈列区、革命纪念视频观看区、革命事迹讲解区等等,同时也提供了部分相关资料进行查阅。实践队队员的目光抚过革命文物的深刻纹理,感受着红色文化的厚重历史和不息脉动。

在讲解员的介绍中,实践队队员得知福建省革命纪念馆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依托时代革命文化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厚植于经世致用的八闽文化,福建省革命纪念馆将红色文化与高新科技有机融合,不仅让文物重新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也为新时代科技发展注入文化动力。”讲解员向实践队队员们讲述道。同时,实践队队员也在参观过程中积极向纪念馆工作人员提出自己的困惑与见解。在谈论到如何向民众普及文化历史与革命历程时,实践队员纷纷出谋划策,提出文化历史是不可替代的宝贵财产,通过主题宣传活动,利用直播平台、学校宣讲、制作福州文化历程的介绍视频,吸引更多人了解、喜爱并主动弘扬红色文化,为持续保护红色文化举起生生不息的炬火,为赓续革命血脉谱下楚楚动人的诗篇。

福地古韵润心田,闽都文化绘芳华

当日下午,实践队在实践队队长陈少坤的带领下前往鼓楼区三坊七巷。“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作为福建历史之源、文化之根、文脉昌盛之地,三坊七巷素有“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的美称,至今依然保留了较为完整的坊巷风貌以及大量的明清建筑。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队参观了三坊七巷内多个名人故居与标志性建筑,进一步了解了三坊七巷的深厚文化内涵。同时,通过三坊七巷管理委员会出台的依托名人故居、榕城特色美食、特色建筑等大力振兴三坊七巷文化发展的各项政策,实践队了解到三坊七巷坚持以乡土文化为指引,依托丰富的历史资源、红色资源,大力发展旅游观光行业,造就了当今三坊七巷的盛况。

在游览过程中,三坊七巷线上媒体平台宣传与线下特色文化活动相结合的新型宣传形式给予实践队新的启发。实践队队员提出将三坊七巷发展模式与莆田兴华府进行取长补短,推进莆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推动莆阳文化振兴新篇章。

离开三坊七巷后,实践队奔赴福建省博物馆。沿着展馆的游览路线一路向前,实践队队员于历史的罅隙中探寻着这片有福之地的前世今生。《福建古代文明之光》通过件件承载着厚重历史气息的文物展示福建文化发展历程;《中国白向世界——德化白瓷精品展》中白瓷以其纯净高雅昭示着千年来对高洁品德的向往与追求;《峥嵘岁月——苏区文物展》展示了十年苏维埃运动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傲骨铮铮与不朽篇章.....跟随着博物馆讲解员的介绍,实践队队员身临其境地感受文物背后的故事,并通过交流讨论分享彼此的心得体会。同时,实践队员也积极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建言献策,为福建省博物馆发展提供莆院智慧:将博物馆进行整体复合化布局,有机聚合城市公共文化资源,并以自媒体为媒介讲好文物故事,依托文物文化发展文创产品,助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联手打造闽都文化的美好未来。

在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中,商学院“静水流深”实践队深入挖掘了福建文化历史与革命历程,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拓展了知识视野与思维方式,使强国之本与爱国之基深深的扎根在脑海中。队长陈少坤表示:“在此次实践中深入体会到福建省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将做到寻先辈之‘光’,燃青春之‘火’。实践队将从福州市文化发展历程中汲取精华,为莆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商学院“静水流深”实践队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