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一家亲 情暖寒冬话团结——莆田学院各民族学子感受冬至传统文化魅力

责任编辑:   发布者:郑梨斌   发布时间:2023-12-25   全文共个字   浏览量:

莆田学院新闻网讯 “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12月22日,是中国重要的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冬至日”,莆田学院管理学院团委联合紫霄渭庄社区3#-4#楼栋功能型党支部、立德书院功能型团支部组织各民族学生代表相聚一堂,举办“中华民族一家亲,情暖寒冬话团结”冬至文化主题活动。来自汉族、藏族、畲族、壮族、彝族等各民族的30余名学生齐聚学院紫霄校区壶兰餐厅包饺子、话家常,增进各民族学生的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团圆又团结。

图为活动现场。

莆田学院管理学院紧紧抓住本学院来自新疆、西藏、甘肃、贵州等地的各民族学生较多的特色,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推进民族团结教育,精心做好有深度、有广度、有温度的各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我国传统习俗中,冬至不仅是重要节气,也是重大节日,俗称‘亚岁’,是仅次于‘年’的节日。”活动现场,管理学院各民族学生不但动手洗葱、剥蒜、切姜、调馅、包饺子,还各自交流各地习俗。“北方在冬至这天吃饺子有‘消寒’‘不冻耳朵’的美好寓意,寄托着人们对健康、吉祥、好运的祈福与祝愿。”“南方的汤圆,圆滚滚的外皮包着软糯可口的馅,再加上刚出锅的热气腾腾,像极了初生的太阳,更象征着一家团团圆圆。”各民族学生一边交流分享,一边调馅拌馅、收褶按压,圆鼓鼓的饺子围了一圈又一圈,如同一条情感纽带,暖心联结起同学们交流沟通的桥梁。

图为制作过程。

在藏族学子罗布次仁的主持下,一个个极具喜感的各具特色的饺子很快放进锅,在锅里尽情翻腾,不一会儿就上了同学们的餐桌,香气扑鼻、暖人心窝,现场节日氛围愈来愈浓,气氛与温度都在不断上升。大家开始品尝自己亲手包的饺子,交流着不同民族关于“冬至日”的特色风俗,品韵节日文化,传承中华文明,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图为合影留念。

“冬至日参加这个主题活动特别有仪式感,上了大学以后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都是远离家乡,很少回家。这次冬至包饺子活动不仅让我感受到温暖,也增进了和不同民族同学们之间的友谊,和大家一起包饺子特别有意义,有一种家的感觉!”畲族学子吴金花一边用手机记录着这温馨的画面,一边激动地说。

(管理学院记者团 郑梨斌)